-
韩毓海:社会?就是“一起吃面包”
关键字: 一起来读马克思韩毓海新书韩毓海一起来读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我想,他的政治交代无非是两点。
第一,他是提醒我们的党必须认识到:“社会工作”,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长项”,而且更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的根本法宝。
而所谓社会工作,又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使人民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这就是所谓来自人民、依靠人民的真正含义,而它的具体工作方法,也就是党的“群众路线”。而社会工作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这表现在,我们在建国之初,就致力于建立覆盖城市公费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及教育,建立农村“五保制度”等等。我们党之所以得人心,原因就在于此;我们党之所以叫马克思主义政党,原因也在于此。
而这一切,都是“巴黎公社原则”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发展,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西。而毛泽东的政治交代,首先就是指:他要把这份“马克思的遗产”、社会主义遗产,郑重交到我们的手上。
第二,毛泽东通过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论断。这突出地表现为他所提出的“生产关系的改革,反过来会对生产力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重要思想。
毛泽东说:我们把生产关系搞好了,理顺了,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当着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与困难的时候,完全不必惊慌失措,这时正好可以及时把工作的重心转向社会建设,转向生产关系的调整,如此去做,则会为下一步生产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证明了他提出的这个科学论断。1956年以来,尽管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但是,由于我们致力于建设完善的社会体系,消灭了长期肆虐的各种疾病,普及了教育扫除了文盲,培养了人民的组织能力,维护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最终则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造就了大规模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雄厚的“社会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所谓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实践,其核心也就是正确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即使我们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时地推动社会建设的大发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能够致力于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那么,就必定会为下一个阶段经济的大发展夯实基础。1956年以来的生产关系大调整是如此,而1997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内三千万职工下岗,我们及时推出社会保障体系和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我们的一系列战略调整同样也是如此。
怎样理解今天经济的“新常态”?我认为,这里的核心依然是如何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之间的辩证关系。
当前老百姓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恐怕就是医疗、教育、养老和住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这些关乎社会再生产的领域,不应该成为资本榨取的对象,而应该成为我们社会工作和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一旦把这个领域的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了,一旦把社会建设搞好了,使我们的人民没有了这样、那样的后顾之忧,生产与消费的增长点就会产生出来、涌现出来。
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最简单地说,第一,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走群众路线,不走精英路线。第二,是因为我们能够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三,就是因为我们能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营公共资本,积累公共财富。
关于这最后一点,我们在下一节里会集中论述。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学说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这就是因为:人口很多,资源有限——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共同分享资源,这不仅是我们的理想,也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正像我们前面已经指出过那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方才把中国文明视为“天然的共同体”;而且他还说:为了维护这个古老的文明、古老的共同体,中国人民就必须去为创造一个新的“人类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我们应该把一切,看作那位伟大的“西方圣人”对于中国文明和中国人民的深切期待。
马克思晚年过着平静的生活,专心构造着他的经济学大厦,只是,他不告诉恩格斯何时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伟大著作,甚至不让他看自己的手稿里面写了什么。他写了很多很多,稿子堆成了山。直到恩格斯放心地认为:完全不用催他了,所谓“拖延症”,那只不过是天才特有的禀赋,而马克思这个天才一定最终会把一切搞得妥妥的,最伟大的思想,总是在最后才会作为“凯旋乐章”喷薄而出的。
现在钱不是问题了,时间似乎也不成问题了,晚年的马克思已不再颠沛流离,而是在伦敦市中心的一所巨大的房子里面平静地工作着,但是,如今出现问题的却是马克思的健康。
1881年12月,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去世了。1883年1月,马克思的第一个孩子——他最钟爱的小燕妮也突然去世了,这给了老马克思最沉重的一击。这一年的3月14日中午,马克思在工作之后打算上楼休息一下,而当恩格斯按照惯例在下午来拜访他的时候,他却发现整个世界一下子都陷入了黑暗。
对于全世界的劳动者,乃至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最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恩格斯流着眼泪下楼宣告:马克思永远地睡着了。
马克思逝世了,享年65岁。在春寒料峭的时节,“这个世界上最被污蔑和诽谤的巨人”倒下了,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的车衣厂,从加勒比的奴隶种植园到中国贫困的黄土高原,依然在寒风中奔走的全世界劳动人民,从此永失导师,从此丧失了他们共同的亲人。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在丧失了思想和言论的发言人之后,无产阶级是否会重归沉默无声的历史境遇呢?在丧失了思想和言论的发言人之后,无产阶级是否会重归沉默无声的历史境遇呢?在丧失了马克思这伟大的大脑之后,无产阶级这个历史巨人是否也会轰然倒下呢?
马克思就这样永远地睡着了,巨变到来的如此平静,平静得毫无征兆。
这可慌了恩格斯,《资本论》那个手稿写得究竟怎样了呢?
恩格斯拿来手稿一看,真是欲哭无泪啊!这个伟大的左撇子留下的手稿里有些文字认不清,其中一些伟大的篇章还由于洒上了咖啡而变得面目全非。于是,恩格斯知道,从此以后,自己只能在没有天才和导师的黑暗世界里,独自摸索前行了!
如果说马克思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耶稣基督,那么,恩格斯就是无产阶级的圣保罗1,圣保罗创造了《圣经》,恩格斯则完成了《资本论》。恩格斯竭尽全力总结出马克思的部分遗稿,他把自己的后半生都花在了这项工作上。《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都是恩格斯替马克思总结出来的。
马克思去世以后,飞利浦公司的第二任资本家,他虽然不肯为《资本论》法文版出一分钱,但却对马克思手稿很是在意,飞利浦公司四处搜求马克思的手稿并封存起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斯大林采用了各种办法,把马克思的大量手稿从荷兰、德国安全转移到了苏联,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俄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正是这些被保留了下来的电光石火般的文字,使马克思的形象永生。
对马克思的思想著作有着深刻洞察和创造性理解的习近平主席这样指出: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 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75.】
为什么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呢?因为正确理解马克思,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而“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则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最好方法。实际上,我们对马克思谈论得太多了,而阅读得则太少了!而阅读经典这项工作,甚至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只有人生的第一个扣子扣好了,其余的扣子才能扣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评论 21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评论 57“美国失败了,不只黄仁勋这么想” 评论 60“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评论 54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评论 232最新闻 Hot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
“推倒重来要几十年!没有中国我们根本无法生产”
-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
印军称击毙一名巴基斯坦越境者,巴官员称印方“含糊其辞”
-
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
内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马被冻死
-
美议员跑加拿大求“复合”:咱有共同“敌人”,中国啊
-
“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
特朗普威胁三星:25%
-
波音被美司法部“豁免”
-
万斯炒作:美国绝对主导时代结束了,中俄想各个击破
-
特朗普AI顾问叫嚣:荷兰继续对中国限制出口
-
港科大:无条件录取哈佛转学生
-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数十人突然被裁!“特朗普想强化总统特权”
-
“暴政!”哈佛禁令引众怒,中国学生不敢离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