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晓明:半工半读产学结合以促进科技创新创业
关键字: 中国教育改革半工半读产学结合滑铁卢大学高等教育产业升级【今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给教育问题划了重点,其中有: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论述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半工半读”模式,或许能在“大学生就业”这一媒体热议的问题上拓宽公众的思维渠道。】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郭晓明】
毛泽东1921年办“湖南青年自修大学”,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逐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目的是为了培养尊重劳动人民的德才兼备的革命人才。这个思想传统在今天创新创业的产业升级时代依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也许是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需求的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传统的半工半读,有勤工俭学作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读书的生活来源和学费,如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到欧洲勤工俭学就是一个例子。如今不少技工学校也采用半工半读,以增加学用结合,积累实践经验,但给人以只适合培养工匠的感觉。
1958年江西共产主义大学,实行半工半读,也是教书育人,劳动作为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的手段,毕业生是技校大专水平。然而,今天科技进步以及进入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半工半读可以兼顾上述种种正面功能,而且还可以由前沿科技和文科的尖端学府来操作。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就是以半工半读办学理念把滑铁卢地区变成了加拿大创新创业的“硅谷”。加拿大顶尖的技术发明和创业多出此校,而且该大学有诸多专业名列世界前茅。越是前沿的科技概念,越是有别于生活常识,其陌生的概念越是难以被大脑接受,而半工半读的感性认识能够消除新概念的神秘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抽象概念。
滑铁卢大学半工半读教育与就业中心大楼
1911年加拿大路德教会在滑铁卢办了一个神学院,1914年开设非神学课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加拿大劳里尔大学。其理工科部分在1955年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大专学院,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滑铁卢大学。艾拉·尼得勒斯(Ira Needles)从农村读书成为成功的工业家,深感半工半读对学习技术的助益,二战期间就向加拿大政府提倡推行半工半读。
加拿大劳里尔大学
1958年他还是美国高德利奇公司加拿大总裁的时候,就希望滑铁卢学院能够为公司培养出类拔萃的工程师,亲自到滑铁卢学院操办学校和公司之间的半工半读运作。他召集了加拿大顶尖的工业家、科学家、工程师、银行家、公司高管和政府官员共200人聚集滑铁卢学院商讨半工半读的工学合作,开启了滑铁卢学院与地方经济合作的半工半读项目。
滑铁卢及其南边紧贴着的基齐纳市都是德裔移民为主,基齐纳市素有实业兴邦的理念和传统,美国高德利奇公司当时在基齐纳市就开有工厂。1959年就有250家公司雇佣滑铁卢学院的半工半读学生,另外有350家公司表达了愿意接收半工半读学生的意愿。其中不乏地处滑铁卢市以外的公司甚至是在美国的公司。开始半工半读主要是工程专业的学生。半工半读开启没有多久,滑铁卢学院就改为为滑铁卢大学。1960年滑铁卢大学开设了计算机专业,1961年美国IBM公司就接受滑铁卢大学半工半读学生工作。
今天滑铁卢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本科在全球排名数一数二。1965年数学系三个大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了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00年提出的群牛问题,IBM因此发现大学是他们巨大的市场。1962滑铁卢地区的保险公司要求滑铁卢大学把半工半读项目扩展到工程专业以外,让保险公司也接受半工半读学生工作。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24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6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