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冈特·舒赫:德国人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
关键字: 德国纳粹历史德国二战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德国人严谨德国人性格【知乎上有用户好奇,“德国人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冈特·舒赫(Gunter Schoech)先生做了回答。观察者网已获作者授权翻译刊载。】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也已在不同国家(如美国、法国、西班牙、瑞士、中国等)度过15年的时光。相比自己对德国的审视,我仍好奇世界其他地方民众对德国留有的印象。
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已改变很多。当然,起决定作用的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更确切讲,是纳粹政权在权力上的得取与滥用。
纳粹首领希特勒
在美国,几乎没有人讨论美洲原住民的命运;在日本,民众仍参拜二战战犯;在西班牙,人们过得就跟佛朗科独裁政权不曾出现过一样;在法国,你可以相信每个人都在反抗纳粹。
不同于其他历史上有过不当行径的国家,德国相当乐于反思历史——铭记发生了什么,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探究该如何作为才能杜绝历史重演。
我认为正是这种心态,让德国得以褪去“世界坏人”的标签,成为拥有最佳护照的国家之一——考虑到出入境方便、签证要求等。
同时,这一心态也为德国人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德国人相信,他们至今对新科技持怀疑态度,是出于对纳粹滥用技术发动战争这一历史事实的顾忌。
当涉及个人数据保护、维护隐私等层面,德国人也对国家权力机关高度敏感。敏感度高到大部分德国人至今仍反对在护照上留下指纹,尽管护照是种身份证件,而指纹是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
相比以往,众多美好的品性也难在德国人身上再见着。单就守时这点,我倒是在中国高铁上感受到了,而不是乘德国列车时(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守时)。“努力工作”这点也不再是真的了——你可能认为一周工作35小时是普遍情况,但工会的人现在正要求降至28小时。
德国列车(图/东方IC)
另一方面,德国人在工作期间非常有效率。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解决新问题,而非依赖学来的旧知识。他们对精准的讲究,会讲究到令人痛苦的程度。这点用在讨论细节问题上,相当糟糕;但也是因为这点,产品得以日臻完美。他们在这一方面培养出一种耐心,而这耐心往往是不少快速发展国家所缺乏的。
正如其他一些人所指出的:从来没有“德国人都”或“中国人都”如何如何。但大体来看,我认为“一些典型的德国品质仍存在,与此同时,不少品质已经历众多改变”这点描述算是恰当。
(翻译/李泠,部分段落顺序有所调整,原版英文回答请见后页。)
- 原标题:冈特·舒赫:德国人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严谨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评论 0“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评论 20“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评论 47“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96“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59最新闻 Hot
-
俄美元首通话超2小时,俄乌停火谈判有戏?
-
“特朗普的耳朵成了关键战场”
-
欧盟宣布:英国,“回到世界舞台”
-
“法国情报部门让我干预大选,我拒绝了”
-
韩国一医废处理厂部件坠落,致中国员工1死1伤
-
“日本车企很绝望”
-
“我都没买过米,全是别人送的…”,日本农相道歉了
-
高志凯提建议,巴基斯坦主持人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