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观察者网读者最爱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关键字: 十大科技进展科技突破2016盘点20162016科技新闻2016科技进展量子卫星/京沪量子干线
2016年8月16日,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在酒泉成功发射升空。紧接着,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科技成果发布会上,潘建伟院士透露上海到合肥的量子干路当日开通。目前在建的“京沪干线”项目是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等城域网络且全长2000多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线路,将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距离最远的广域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
对于“京沪干线”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产业化方面,正在国际上担当 “领跑者”的角色。对于中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这不仅仅是中国迈出构建量子通信网络的第一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用于做远距离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基础科学研究的平台,用来做远距离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基础科学研究,对量子物理的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对此,维也纳大学物理学教授Anton Zeilinger(潘建伟院士的导师)评论:
“我们正在与QUESS(Quantum Experiments at Space Scale,空间尺度的量子实验)的团队进行合作,我们负责搭建欧洲的地面站。合作进行得很顺利。在我看来,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将是最有趣的。未来,全球范围的量子互联网必然包括地面网络连接和空间网络连接,而QUESS将首次提供洲际网络链接。这是首次实现全球尺度下的量子通信,是迈向未来量子互联网的重要一步。另外,它将提供迄今为止最大尺度的量子纠缠验证,未来如果运行顺利,它也一定会为相对论的验证提供重要信息。中国在基础量子实验及其应用领域都做得非常出色。在下一次量子革命中,中国无疑是一个主要参与者。”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FAST启用
9月2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贺信中指出,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望远镜的角分辨率是被电磁波的衍射特性决定的——望远镜的角分辨率与望远镜的主反射镜的直径成反比,而与工作的波长成正比。如果角分辨率越小,则对遥远目标的观测就越清晰。虽然有一些媒体竭力吹捧FAST领先国际20年,但其实际上FAST射电望远镜的角分辨率是相对有限的,其优势在于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受大气干涉影响小和巡天速度效率高。一些媒体所谓的“可以聆听外星人的声音”之流可能并非FAST的应用目标。实际上,FAST主要用于实现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等科学目标和空间飞行器测量与通讯等应用目标,一些媒体为了博人眼球给出的一些比较有噱头的应用和过度的赞誉未免有失客观。
虽然是FAST中文名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但FAST并不仅仅是一台望远镜——FAST也可作为非相干散射雷达接收系统,相当于放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部超大型被动式雷达,守护着祖国大西南的领空。
FAST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