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拍贷”母公司信也科技2024年报:担保营收超50亿,但逾期率连升
最后更新: 2025-03-30 10:49:00【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近日,“拍拍贷”母公司信也科技(NYSE: FINV)发布未经审计财报,2024年,信也科技实现年营业收入130.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1%;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微增。
拆分信也科技年报发现,其利润增长主要系计提信用损失减少所致。此外,2024年信也科技的担保收入占比持续攀升,成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
一直以来,担保业务存在较大争议,其向借款人收取担保费的方式时常受到诟病。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底,信也科技国内业务90天以上的逾期率为2.13%,较23年上升0.2%。
利润增长依赖计提减少,担保收入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2024年信也科技财报显示,公司在经营指标上取得了一定增长。在经营数据方面,信也科技全年促成交易额达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为715亿元,同比增长6.1%。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7%,当季促成交易额也达到569亿元,同比增长8.6%。
从全年财务数据来看,信也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130.66亿元,同比增长4.14%,净利润为23.83亿元,同比增长1.81%。
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的显著增长,达到29.71%,主要得益于计提信用损失的减少。具体而言,2024年第四季度应收贷款拨备为6430万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08亿元大幅减少;质量保证承诺的信用损失为10.75亿元,也低于2023年同期的12.70亿元。两项减值计提金额同比共减少2.38亿元,直接推动了净利润的增长。财报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风险承担贷款占比下降以及信用风险表现改善。
在营收结构方面,信也科技经历了显著调整。此前,贷款促成服务费一直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但到了2024年,担保收入异军突起,全年达到50.85亿元,占总营收约39%,相比2023年的36%有所上升,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然而,这一变化也引发了市场关注。担保业务在行业内存在较大争议,其风险性和可持续性备受质疑。信也科技过度依赖担保收入,可能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面临市场波动或监管变化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信也科技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实现了增长,但逾期率上升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90天及以上贷款逾期率虽然环比有所下降,但相比2023年同期仍有所上升。
此外,担保业务还面临着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大量关于信也科技强制收取担保费的投诉。这些投诉指出,信也科技在借款过程中存在未充分提示费用、借款时未告知、还款时未显示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这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可能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
信也科技在财报中提到了营收结构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于业务风险的考量。然而,如何平衡业务多元化与风险控制,降低对单一业务类型的依赖,将是信也科技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逾期率攀升,用户投诉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信也科技前身是成立于2007年的拍拍贷,系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2017年11月10日,拍拍贷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在监管导向下,拍拍贷于2019年11月对外宣布更名为信也科技集团,并于当年宣布停止P2P业务,转型为“金融科技开发平台”,业务板块包括金融科技平台、国际业务平台、科技孵化平台。
虽然表面上信也科技经营仍在维持增长,但信也科技的逾期率却不断攀升。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信也科技国内业务90天以上的逾期率为2.13%,较2023年上升0.2%。之前的2021-2023年,该指标分别为1.26%、1.41%、1.93%。虽然2024年第三季度的逾期率指标为2.5%,四季度环比下降0.37%,但短期资产质量压力仍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信也科技相关的消费者投诉信息也一直存在。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近30天内和“拍拍贷”相关的投诉超过1000件,累计投诉量达59024件,主要涉及被收取担保费服务费等、综合借款利率过高、违规暴力催收、服务费未明确告知等。
截图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此外,信也科技也涉及大量投诉涉及催收人员骚扰借款人亲友、爆通讯录、威胁恐吓等行为。例如,用户称逾期两天即遭短信轰炸,甚至被联系单位或村委会,严重影响生活。
截图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对此,有信贷行业内部人员向观察者网透露:“对于逾期90天以内的贷款,信贷机构一般会选择内部团队进行催收。然而,对于逾期时间超过90天、催收难度较大的用户,信贷机构则会选择将催收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催收供应商。”
上述人士表示,这些外部催收供应商在监管要求下不得采取暴力催收手段,但实际操作中,其催收方式并非信贷机构所能完全掌控。同时,为规避风险,信贷机构会与催收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禁止暴力催收行为,并约定一旦供应商出现暴力催收等违规行为,将直接面临终止合作。
这意味着,虽暴力催收及用户隐私泄露并非借贷平台直接所谓,但这种外包模式并不能完全规避暴力催收的风险。
尽管监管趋严(如《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但对互联网借贷企业的约束有限,执行效果一般。近期,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发布,该文件强调,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只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此外,通过发送短信、语音、5G消息等方式开展催收作业的,应符合电信行业相关规范 YD/T 2823。双方已事先约定催收时间的,催收作业从其约定。
文件同时强调,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贷后催收风险控制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本机构催收能力建设,审慎实施外包。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做好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防范不当催收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由此可见,信也科技的上述行为,可能已经规范该规定的要求。
- 责任编辑: 王力 
-
欧莱雅集团CEO首场中国校园音乐会嗨唱来袭
2025-03-30 10:48 观网财经-消费 -
国有六大行拟分红超4200亿
2025-03-29 11:47 金融观察 -
拓展第三方业务,卓越商企服务合约面积超过了8000万平方米
2025-03-29 10:55 观网财经-房产 -
AI战略锁定增长确定性,粉笔2024年净利润2.4亿元
2025-03-28 21:28 -
朝聚眼科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基础眼科服务成核心增长点
2025-03-28 21:28 观网财经-健康 -
中信建投去年高管薪酬下降超57%,董事长获取报酬183.74万
2025-03-28 15:55 金融观察 -
精品咖啡只看西方?从Seesaw的困境说开去
2025-03-27 21:06 观茶咖 -
茶咖日报|东南亚成出海主战场;香飘飘回应奶茶涨价至16元/杯
2025-03-27 20:48 观茶咖 -
济民健康公告:副总裁涉嫌伪造公章长达一年,虚增销售1.17亿
2025-03-27 17:38 观网财经-健康 -
昊海生科2024年业务分化趋势明显:医美板块崛起,眼科骨科承压
2025-03-27 17:20 观网财经-健康 -
中国银行副行长蔡钊宣布2025年计划投入百亿级消费补贴与减费让利
2025-03-27 17:13 金融观察 -
复星医药2024归母净利增长16.08%,创新药驱动业绩增长
2025-03-26 21:48 观网财经-健康 -
“假健康证”事件发酵,绝味食品加盟模式遭拷问
2025-03-26 10:4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太平2024年净利润增36.2%至84.32亿港元,总资产突破1.7万亿港元
2025-03-26 09:57 金融观察 -
国寿养老因养老保障业务违规被罚180万元,内控合规问题引关注
2025-03-26 09:57 金融观察 -
恒瑞医药与默沙东签订19.7亿美元独家协议,国产创新药出海再下一城
2025-03-26 09:52 观网财经-健康 -
茶咖日报|蓝瓶咖啡全球CEO担任中国法人,全球首家5代半的机器人咖啡亮相
2025-03-25 19:51 观茶咖 -
金融观察员|3月18日-3月24日银行周报
2025-03-24 14:49 金融观察 -
华熙生物“刮骨疗毒”,高层换血背后现转型焦虑
2025-03-23 12:01 观网财经-健康 -
交通银行2024年业绩稳健提升,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5-03-22 21:51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