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中前行—中国锂电产业上市公司2023年报数据巡礼
最后更新: 2024-05-01 10:12:16(文/李沛 编辑/徐喆)4月30日,随着新纶新材、天力锂能年报发布,中国锂电产业又一个年报季正式收官。
众所周知,2023年锂电市场周期经历了堪称过山车般的剧烈转折,不过这样的转折,以往更多是通过公开市场价格行情或碎片化的厂商新闻为外界所知。相比之下,集中发布的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数据,则犹如一张针对供给侧市场主体的“X光摄片”,为外界理解产业周期影响及判断其走向,提供了更为全面、详细的数据支撑。
按照锂电业务收入占比超过总营收20%,并将新型储能系统集成厂商一并纳入的标准,目前观察者网公司数据库中,共收录了130家沪深主板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从2023年开年烈火烹油的行情顶点,到2024年一季度末,这一篮子企业经营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整体数据看,2023年,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5933亿元人民币,如再计入港股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数据,则将进一步达到1634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基本持平,微幅增长0.89%。
细分到季度数据看,从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链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速依次为28.20%、9.24%、-3.41%、-18.90%、-18.62%,同比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似乎已出现企稳迹象,不过目前预言周期见底尚为时过早。如果按照这样一种图景推演,即季节性因素与周期影响相互对冲,后续各季度环比表现较一季度大体持平或增长有限,则同比指标有意义的见底回升,恐怕要在今年四季度才会真正出现。
接下来按照不同产业链环节细分,最为公众关注且熟知的,自然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厂商所处的电芯制造环节。
2023年,电芯上市企业整体实现营收约6700亿元人民币,年度营收实现了16%的同比增长,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则依次为56.87%、38.60%、5.09%、-6.76%、-10.01%,呈现逐季减速的态势,甚至强如“宁王”,也已经经历了罕见的季度营收两连跌,不过相较于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这几大主材环节上市公司,电芯企业已经算得上极具韧性了。
占据电芯成本约七成比重的四大主材环节中,相关上市公司去年合计实现营收5129亿元人民币,相较2022年5947亿元的水平有超过13%的跌幅。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板块上市公司年营收变动分别为-13.77%、-6.70%、-3.45%、-24.04%,业绩变动幅度存在明显差异。
市场集中度和材料体系,是理解这一差异的两大关键。
在市场集中度上,四大主材环节从高到低依次为隔膜>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电解液,这一排序也恰好与该环节2023年度业绩变动幅度吻合,隔膜行业由于恩捷股份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以及重资产属性,形成对新进入者的高耸壁垒,在位厂商得以相对从容地进行销售定价与生产节奏匹配,更好平滑周期影响,相比之下,集中度较低的细分产业,面对周期波动则少有主动性可言,往往难免景气期一哄而上,低谷期一地鸡毛的情景一再上演,甚至由于尾部厂商融资、对赌等非经济因素考量,不断突破价格底线,在劣质产能出清前,可能将长时间使细分产业形成“价值陷阱”。
此外,从原材料角度看,四大主材中,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均需要投入大比例锂化合物原料,因此其产品价格相当程度上也与上游锂精矿等原料行情同步波动,而2023年以碳酸锂的戏剧性行情为标志,其对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厂商的影响不难想见,也造就了这两个产业环节营收表现与负极材料、隔膜的明显差异。不过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吐尽泡沫,回归2021年之前的常态水平,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厂商今年的业绩表现,却反而有可能带来困境反转的惊喜。
与中游环节相比,更上游矿产开发及化合物精炼环节在2023年迎来了更为剧烈的调整,当年该环节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93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比下跌近20%,尤其是在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由于一年前碳酸锂行情赶顶造成的过高基数,导致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同比跌幅分别高达-46.14%和-44.61%。
其他配套环节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锂电装备制造业,2023年,该环节上市公司面对下游扩产步伐放缓的不利影响,依然实现了10%以上的营收整体增幅。
在整体营收承压的情况下,我国锂电产业链盈利能力也发生了更为明显的边际变化,全部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的26%下降到2023年末的20%,当年合计实现净利润总额1370亿元人民币(含中创新航、瑞浦兰钧),较2022年同比下滑38.7%,并且在当年四季度,正极材料、电解液、锂电装备三大细分产业已经出现了合计净利润转负的情况。2024年一季度,全行业整体净利润延续下滑态势,同比下降46.15%。
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表征锂电企业经营情况的其他财务指标,也出现了方向相同而幅度各异的变化。
在关键性的流动资产科目中,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由2022年末约3200亿元人民币,小幅上升至去年末的3370亿元人民币,其中电芯制造环节应收账款增长近200亿元人民币;存货方面,在加强周转、控制备货和计提跌价损失等措施下,产业链整体库存管理取得较明显进展,2023年末上市公司存货合计316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3945亿元的水平出现约20%降幅,除了隔膜与装备制造环节存货规模继续累积,其他环节厂商期末库存规模普遍下降,电解液、电芯环节更是均有25%以上的降低,不过由于营收拖累,产业链各个环节厂商存货周转率仍较2022年普遍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部分细分产业环节盈利能力似乎已出现回暖迹象,如电芯与正极材料环节,今年一季度企业合计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87%和4.49%。
电芯企业当季盈利改善,某种程度上可类比于贸易领域的衰退性顺差,主要驱动因素并非营收提升,而是营业成本相较于营业收入的更大幅度下降,例如宁德时代今年一季度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41%的情况下,扣非归母净利润反而同比增长18.56%,原因正是当季营业成本同比降幅(-16.27%)明显高于营业收入(-10.41%)。相比之下,正极材料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善,或许更多来自于自身的降本增效努力,从亏损面看,今年一季度27家正极材料上市公司中,净亏损企业已经从上季度的16家减少到了11家。
当然,降本增效绝非正极材料企业的专利,控制成本费用、放慢资本开支节奏、加强存货与应收帐管理等一系列手段,正在被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广泛采用,例如今年一季度,全部上市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合计430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规模同比下降约23%,同时,部分企业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员工规模下滑,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员工规模总数从2022年的78204人,下降至2023年底的75973人。
国内市场激烈内卷,乃至无底线“价格战”,也使越来越多锂电企业涌向海外市场寻找机会,从境外营收情况看,2023年全产业链上市公司港澳台及境外业务收入超过410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约3450亿元的水平有明显增长,这一趋势,预计也将在2024年得到延续和加强。
展望2024年全年锂电产业走向,如同前文所提到的,如果按照极为悲观的图景推演,即季节性因素与周期影响相互对冲,出现旺季不旺的情况,后续各季度环比表现较一季度大体持平,在这样的极端压力测试下,铜箔、辅材、隔膜和电芯制造企业,全年整体表现预计将展现更强韧性。
总体而言,由于我国锂电产业链各环节头部企业已基本完成股改上市,因而一篮子标的2023年年报连同2024年一季报,已经足以为外界勾勒出了一副锂电产业链直面周期的全景图。
在这幅图景中可以清晰看到,下游终端市场供求冲击,已经在整条产业链上完成了充分传导,而由于牛鞭效应导致的上中下游周期时滞,可能的触底回暖,预计也将按照电芯-主材-上游原料环节的顺序展开。当然,这样的推演并不意味着电芯制造企业可以高枕无忧,对风险掉以轻心,电芯厂商整体仍在垒高的应收账款及放缓的存货周转,预示着终端需求犹存变数,超预期的需求冲击并非不可想象。
但无论如何,锂电全产业链积极应战周期的努力,最终一定会为这一仍然“年轻”的产业带来丰厚回报,洗牌后的中国锂电业,也必将为全球范围的能源消费转型,带来更大的贡献与推动。
- 责任编辑: 李沛 
-
稳健经营,新希望地产连续六年保持“绿档”
2024-04-30 22:48 观网财经-房产 -
郁亮:市场有前景,社会有需求,万科未来聚焦三大主业
2024-04-30 20:20 观网财经-房产 -
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行业第四 晶澳科技去年净利超70亿元
2024-04-30 16:37 -
车展“魅力攻势”背后,锂电业近忧与宁德时代的远虑
2024-04-30 16:37 -
元气森林的“反腐”案细节披露,8封悔过书暗指真相
2024-04-30 16:13 观网财经-消费 -
豪赌出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创新药“烧钱一哥”去年净亏67亿元
2024-04-30 16:10 观网财经-健康 -
业绩掉队,贝因美失约年度目标
2024-04-30 15:46 观网财经-消费 -
上市首年业绩变脸,“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遭监管灵魂拷问
2024-04-30 12:02 -
茅台换帅:丁雄军将调离,习酒董事长张德芹接任
2024-04-29 19:09 观网财经-消费 -
中高端销售大幅增长,泸州老窖规模突破300亿
2024-04-29 17:05 观网财经-消费 -
股东利润突破300亿,五粮液拟拿出六成分红
2024-04-29 16:35 观网财经-消费 -
洋河股份:2023年营收331亿元,盈利首破百亿
2024-04-29 16:35 观网财经-消费 -
2023年光伏组件出货16.42GW,协鑫集成重回行业前十
2024-04-29 13:44 -
资产减值拖累业绩,光伏生意尚未盈利,华东重机深陷亏损
2024-04-29 13:44 -
2023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良品铺子降价策略失灵了?
2024-04-29 12:14 观网财经-消费 -
账面资金仅10亿元,明德生物却拟委托理财40亿?
2024-04-28 18:03 观网财经-健康 -
“漂绿风波”后,联合利华考虑缩减ESG投入
2024-04-28 15:52 观网ESG -
智飞生物多元化背后:摆脱默沙东HPV九价代理商的光环
2024-04-26 22:08 观网财经-健康 -
传统箔和电池箔“双重夹击”,鼎胜新材去年净利润下滑61.29%
2024-04-26 22:07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利润双增长,滨江集团坚持深耕杭州战略
2024-04-26 21:55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