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高铁见闻 谈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世界上能设计它的寥寥无几
关键字: 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中国标准动车组标准动车组下线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动车高铁见闻莫喀高铁中国中车观察者网:我们注意到,这次的动车是在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此前这个基地鲜少得到媒体报道,能否介绍一下测试动车组的实验室?国外有没有类似的实验室?
@高铁见闻:世界上有很多关于高速列车的实验室。在我国,有国家实验室,还有一些企业实验室。除了这次铁科院的实验室,我国西南交通大学也有很不错的高速列车实验室。此外,中国中车旗下也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室,而且是国家级实验室。一个叫高速列车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别设在中车旗下的四方股份和长客股份(观察者网注:原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原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国家发改委建立的。还有一个是国家科技部建立的,叫高速列车总成实验室,这个设在青岛的四方股份。
此外,在专项方面,中国中车旗下的株洲所(观察者网注:原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还拥有国家变流工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立都为动车组的试验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条件,保证动车在出厂前,所有部件的设计都经历长时间、严格、精密的试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研发的动车技术的可靠性、运营的稳定性,也能在它们投入运营后保证一种稳定的品质。
观察者网:6月底,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即永磁同步电机牵引系统,有读者提问,这次的动车用了永磁牵引技术了吗?
@高铁见闻:永磁牵引传动是一项非常先进的前沿技术,有很多优点,比如与异步牵引电机比较,它在节能方面表现优异。经过测试,目前它在正常境况下能节能10%-15%。此外,与异步牵引电机比较,它能省掉齿轮箱这个部件,在高速列车的布置上,这就省下了很多空间,对动车组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在地铁运用方面,永磁牵引传动已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长沙和沈阳的地铁都运用了这项技术。在高铁方面,此前中车旗下的四方股份曾经研制了一列永磁牵引传动的高速列车。目前这列车已经下线,正在进行相关实验。
但是具体到本次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尚未采用这项技术。
观察者网:什么时候商用车能开到350公里?最快什么时候能坐上这款“中国标准”的动车?不知道以后能源的供给方式改变后,能不能坐上价格适中时速500公里的高铁?
@高铁见闻:关于商用高速列车速度标准,这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考虑了经济问题。在2009-2011年,像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杭高铁、津京城际,都曾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而且现在我国的干线高铁,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都是按照时速350公里进行设计的,它们的曲线半径都达到了7000米,线间距在5米,所以目前我国高铁按350公里的时速运营,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就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中国高铁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是没有任何技术障碍的。但是具体什么时间会恢复到设计时速,这个运营部门可能会有很多其他的考虑。
什么时候能坐上标准动车组?(笑)因为这次标准动车组有很多优点,包括wifi覆盖等人性化设计,可能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都希望能早一天乘座中国标准动车组。但是,动车组的研发有严格的程序,比如,作为全新的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研发后,要经过铁科院环行线的试验,还要进行60万公里的线路试验。按照时速350公里进行测试,预计要1年半左右的时间。
至于人什么时候能坐上500公里的动车组,随着技术的突破,只能说,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吧。但是,以目前掌握的技术来看,轮轨高铁可能并不适合时速500公里的运营,时速350公里是比较适合和有竞争力的运营速度。
观察者网:假如北京至莫斯科高铁有可行性的话,会统一轨距吗?标准动车组是否有用武之地?
@高铁见闻:就目前看来,北京-莫斯科高铁算是一个远景规划,因为线路比较长,它可能要进行分段建设。目前要上马的是莫斯科-喀山线路,据我了解,这条线路采用的还是宽轨,主要可能要采用高寒动车组。假如中国未来能中标,车型肯定要进行全新的设计,但是,这次研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肯定也会有一定帮助,它的很多技术可能会在新的车型上应用。当然,上面的所有情况都是在假设的情况下。
观察者网:兰新高铁去年开通,现在动车组也已经能在东北高寒区行驶,那么能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区行驶了吗?
@高铁见闻:兰新高铁所用的动车组是高寒防风沙型号的,它与青藏高原线路的运行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但我相信,以目前中国中车的研发能力,研发适合青藏高原的动车组在技术上是没有难度的。但是,正如我刚才强调,对于高铁的运营而言,技术不是唯一方面,还要考虑线路、经济等综合因素。在青藏高原开行动车组,我个人认为,在经济上不具备很大的可行性。
观察者网:最后,能透露一下您目前在南非忙些什么?上月30日中车出口肯尼亚机车下线,是否还在忙这个?接下来您还有什么工作计划?
@高铁见闻:我这次来南非主要是参加非洲运输展览,并不是为肯尼亚机车交付问题。去年,因为发现世界高铁在发展史方面还是一片空白,我写了一本《高铁风云录》,现在已经交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预计8月底将与读者见面。将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将继续在高铁科普方面尽一份力量,希望中国高铁越走越好,希望中国工业越来越好。谢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隆洋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54“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3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9“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7“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