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年期寿险背后的中国保险业误区
关键字: 保险中国保险保险误区寿险社会保障智利模式投资理财社保模式中国保险可以算是最乱的行业之一,这种乱不仅存在于不规范之处,而在于整个行业的模式存在问题。
近日媒体报道新华人寿竟然开发出了一款期限为1000年的保险产品,其肆意妄为可见一斑。
保险最初的功能是分担损失,比如每个人都面临着风险,但每个人发生风险的几率又都很低,所以大家都出点钱,来建立风险保障金,没发生风险的损失点保费,发生风险的得到补偿,这是最初的模式,也是成功的模式。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保险逐渐发展出了一种长期的保险,这种保险并不在于在多数人之间分散、分担风险,而是为个人提供所谓的保障,其实跟个人储蓄、投资差不多。而这类保险跟国家的社会保障职能从某种程度上是重合的,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这类保险。
这类保险的通常模式为年轻时缴费,老了之后一次性支取或是分期支取,这种保险不懂行的人看不出任何问题,模式好像也成立,但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首先是期限的问题,这类保险往往期限很长,长达几十年的非常常见,但保险公司能否存在这么多年是不能保证的,如果保险公司发生了巨大的亏损,甚至倒闭,这些钱就等于白交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谁又能保证50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这只是最常见的风险。
其实长期保险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保险公司能否做到保值增值呢,理论上不可以,实际上也做不到,保险公司通过投资确实可以获得一些收益,但钱存在保险公司,往往会面临两方面的损失,一方面是通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生存成本的升高,保险公司的收益最多能保障前者,后者是难以保障的。举例来说,你现在每月缴费1000元,而到领保费时,你可能领到2000元,你好像是赚到了,而当时2000元所能达到的生活水准,可能还不如当年的500元,你还是亏了,因为社会一直在发展,生存成本一直在提高,而这个问题,保险公司解决不了。
另外,很多分析人士称,为了避免重蹈国外的覆辙,中国的保险业要加强保障功能,削弱投资理财功能,而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保险公司搞投资就是为了服务其保障职能,尽管投资风险很大,而就算在投资的情况下,其保障功能都无法实现,如果不投资,其保障功能就更无法实现,那样保户受到的损失更大。其根本问题在于模式问题,长期保险这种模式从理论上就站不住脚,现实中无论怎么搞都不行。
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应该在自己的传统领域做大,在其根本无法做到的领域,进行乱承诺,最终坑害客户,是毫无意义的。而中国人养老还是得靠国家的养老保险,笔者的意见,是国家应该做大国家统筹的养老保险,提高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另外还要全面的保障体系,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挤压骗子们的空间,等国家的保障体系健全了,这些商业保险也就自然没有了生存之地。因为国家保障体系与商业保险是完全不同的模式。 世界各国在构建福利社会时,正是看到了保险业的这一弊端,所以才没有将社会保障交给保险公司,而是采用了一种被学术界称为“现收现付”的社保模式,这种社保模式的特点是期限为零,而且可以共同分担。
“现收现付”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根据每年的支出确定缴费额度,不存钱,也不进行投资,这样就避免了贬值的风险,是最科学,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而这样的方法只能由国家来实行,保险公司不能实行,以养老为例,这种方式,缴费的人和受益的人是不对应的,一般是收年轻的税,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本质是税收性质,只有国家才有这个权利,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的优势和保险公司的弊端。
世界上也有按保险公司模式来运转社会保障的,但基本上都失败了,这种按保险公司模式运转的主要在发达国家,主要是企业在国家规定的社保之外额外给职工缴纳的保险,而只有拉美一些国家则完全采用了保险公司的模式。
30年前的“智利模式”曾经是世界银行推行养老金私有化的样板,首先关闭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金体系(不允许新员工加入),然后以基金制的私有化管理体系来取代,但养老金体系覆盖率与改革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降低最明显的是阿根廷和秘鲁。阿根廷的养老金覆盖率从改革前1997年的50%,下降到2002年的26%,秘鲁则从31%下降到12%。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在改革后有更多群体被排除在养老金体系之外。
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养老金资产大幅缩水,拉美地区因大多数国家先后进行了养老金体系的私有化改革,无疑成为危机中的“重灾区”。现在拉美各国又在改革自己的养老金制度,主要是增加“现收现付”的部分。
中国现在保险业的乱象从直接原因上看,是出在了保监会上,保监会一方面是监管不力,另一更深层的原因是保监会的人从根本上也不懂保险,特别是不懂保险的本质,保险是个经济学问题,只有真正懂经济学的人才能看透保险的本质,如果不懂保险的本质,保险的监管就无从谈起,而一个具体而微的保险产品,如果要对其监管,都要从本质上把握其属性。
当然这方面的问题,也并非中国独有,金融更发达的美国面临这方面的问题比中国更多,在美国,美联储、证交会的很多工作人员看不懂市场上出售的金融产品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现代社会处于“风险社会”,而现在人类所能创新出的社会风险保障机制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需求,这也就为一些企业胡作非为提供了空间,这就像越是那些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终身疾病,越是骗子们敛财最集中的领域。而社会风险保障领域也是这样的领域。
而骗子们的花言巧语,只能为那些处于痛苦中的人带来短暂的安慰,与此同时还要付出更多的金钱,而从根本上还需要社会的进步,而这方面国家要承担起社会安全保障的作用,经济危机往往是因为私人产品的供给过剩造成的,而社会危机的出现则往往是因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造成的,公关产品的提供者只能是政府。
图片为观察者网编辑所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冰焰
-
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