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正:为什么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无法终结?网上某些言论错在哪里?
最近网上有些言论实在逆天,还有某些所谓的知识博主大言不惭地宣称:以色列政府从来都是主张“两国方案”的,而且他们也愿意把土地还给巴勒斯坦人,但哈马斯不愿意谈判,哈马斯就是想彻底消灭以色列人,所以以色列完全是正义的。然后还飞扬跋扈地斥责网友无知,活在信息茧房里。
我不去瞎猜谁是这次巴以冲突的得利者、谁能在这次冲突中赚便宜。这跟掷色子没区别,尽管它很吸引围观群众。
重要的不是什么“内塔尼亚胡是这次事件最大得利者”,这个东西不好说的,今天看,好像他的支持率一下子很高,但这实际上是把他往高处架,哪天他满足不了这种过高的期待,立马就会被人骂死。
重要的是,以色列的诉求和行为逻辑。
巴以局势纷乱如麻,但我们把握一些线索,还是能理出头绪来的。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经多次提到,关于以色列前途,有个“不可能三角”——民主国家、犹太属性、大以色列领土,这三个条件当中,最多只能满足两个。
这个概括是非常到位的。
无非三种情况:
一、如果以色列选择既保持犹太属性,又迎合西方的所谓民主标准,那么它就必须放弃大以色列,从占领地退出。这样做符合国际上公认的“两国方案”,但这可能吗?
二、如果以色列同时选择民主国家和大以色列,那么它就会失去犹太属性。
我们看,以色列人过去的那些所谓“和平”举动只是在方案一和方案二当中摇摆。
举几个显著的例子。
1992年,伊扎克·拉宾出任以色列总理,这标志着以色列对待巴勒斯坦占领区态度的改变,开始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1993年9月,拉宾与阿拉法特签署《奥斯陆协议》,正式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政治身份,这是巴以双方最有可能现实和平共处的时候。因此《奥斯陆协议》也可以被我们当做一个理想型。就连理想型都有极大的缺陷和不公,那么其他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请大家注意,就算在拉宾主政期间,以色列人也没有放松过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你要知道,尽管拉宾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尽管他遭到了犹太极端分子暗杀,但他从来都不是一只单纯的鸽子,他是一只“鹰爪鸽”。
以我们中国人的眼光看,这份承载了所谓和平希望的《奥斯陆协议》,是一份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及其附件的规定,巴勒斯坦人不允许拥有军队,只有拥有警察,而且警察的规模、机构、装备和权限都受到了以色列的严格控制。条约还严格保护了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境内的部分犹太人定居点,使得以色列的许多非法军事设施合法化了。事实上,以色列只赋予了巴勒斯坦人自治权,而不是主权。
因此这份协议出台以后,许多人认为它是以色列和美国的一个圈套,真正得利者只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官僚,而不是巴勒斯坦人民。其中就包括著名知识分子萨义德,也就是写《东方学》的那位。萨义德曾愤怒地说道:“《奥斯陆协议》是让巴勒斯坦人投降的工具,是巴勒斯坦人的《凡尔赛条约》!”
和平的理想型尚且如此,其他情况更不用讲了。最近网上不是流行三张对比图吗?从1947年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出台,实行巴以分治,到今天,巴勒斯坦领土缩小成什么样了?
事实上,以色列这个小国却面临着“帝国后遗症”,在扩张的过程当中,大量外族人没法解决。
2003年12月,以色列总理沙龙突然宣布,他要撤走以色列在加沙的军队和犹太人定居点,把加沙地区还给巴勒斯坦人。
他本人后来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就说:“犹太民族对‘以色列地’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漠视这片土地上其他人的权利。巴勒斯坦人永远是我们的邻居。我们尊重他们,并不希望统治他们。他们也有权在自己的国家中享有自由以及民族主权。”
你要知道,沙龙这人绝不是什么和平主义者。他一边宣布要撤军,另一边还在定点清除哈马斯领导人,还在强力镇压巴勒斯坦人的反抗。
为什么他会从加沙撤军呢?最显眼的原因当然是,占领加沙的包袱实在太重,成本实在太高。更长远的考虑,就是以色列的犹太民族属性。
沙龙的继任者奥尔默特就指出:
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对谈判达成的“两国方案”失去了兴趣,因为他们想把冲突的本质从阿尔及利亚范式转变为南非范式。用他们的话说,是从反对“占领”的斗争,转变成争取一人一票的斗争。当然,这是一种更正派,也更受欢迎的斗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更有力的斗争。而对我们来说,这将意味着犹太国家的终结。
对此,英国学者伊恩·布莱克指出,“奥尔默特的言论表现出了对另一方观点的转变异常透彻的理解。”
通过伊恩·布莱克的著作《敌人与邻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色列名义上是从加沙退出来了,然后把加沙围得水泄不通,让那里变成了一个露天监狱。
以色列政府既不会放弃犹太属性,也不可能真正退出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那就只有放弃“民主国家”。所以摆在以色列面前的只有方案三:同时选择犹太属性和大以色列,而放弃所谓的“民主”。
这相当于什么东西呢?一个变相的、1990年代以前的南非。换句话说,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
所以我们看到,巴以冲突法理上是国与国的冲突,但实质上更像是某个国家内部统治种族与被隔离种族之间的冲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
外地车轻微交通违法,多地“五一”期间不处罚
2023-04-28 17:11 观方车讯 -
进口车一季度暴跌30%,日系车最惨
2023-04-27 18:07 观方车讯 -
连亏三年后,“路虎”品牌将成历史
2023-04-27 16:18 观方车讯 -
华为刚发布的智驾系统,长安阿维塔第一个用上了
2023-04-27 10:40 观方车讯 -
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广州可以体验了
2023-04-27 10:40 观方车讯 -
销量惨淡,三菱汽车在华停产
2023-04-27 10:40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评论 146“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评论 45美国全球封杀华为昇腾芯片?“无理且自大” 评论 261“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61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
特朗普点名库克:忍了苹果在中国很多年,你居然又往印度跑?!
-
美政府有人不满:又想拉黑中企,还要不要跟中国谈了?
-
“10名干部违规吃喝1人酒后死亡”被通报,信阳市委表态
-
欧阳娜娜遭台当局点名
-
宁波象山县政府大院“门面寒碜”,网友:这才是应该有的本色
-
“中国伙伴可以用我们的工厂,英国再不支持就晚了”
-
“我俩不见,这事没戏”
-
万斯将出席教皇利奥十四世的就职弥撒
-
莫斯科地铁重现斯大林大型浮雕
-
“中美暗流涌动:一个稳推战略,一个急着交易”
-
“美匈关系有一条红线,就是中国”
-
“锈带衰落赖不着中国,但两党不敢认”
-
刘晓庆回应被举报涉嫌偷税漏税
-
“到北京了”,美方公布简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