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正:如果李鸿章穿越到今天,能抵挡住电信诈骗吗?
最后更新: 2023-10-10 10:58:50五、直接摊牌
李鸿章再给总理衙门的报告中这样说道:
鸿按我自办接路实恐无力,又难中止,两事(指“修铁路”和“结盟”)相因,应否先修订援助,后议公司,请代奏候旨。[26]
我们玩味一下这句请示,表面上看,李鸿章说,怎么办全凭朝廷做主。但事实上,他的态度很明确:哎呀,铁路我们自己没有能力修建啊,要是不允许俄国人在我国东北修铁路,同盟条约就签不成了呀。这不就暗示朝廷吗?还是答应俄国人的要求吧。
这边总理衙门接到电报后,还在研究。那边仅仅五天以后,5月13日,俄国人又来了,这次更直接,直接就拿了一份协议草稿,怎么样?签字吧。
看得出,沙俄和清政府都很着急。清政府着急的是,要是我们不赶紧把沙俄拉过来,不赶紧与沙俄签订同盟条约,它变卦了怎么办?沙俄着急的是,丫儿的怎么还不上当?再不上当,回头他脑子清醒了,就不好忽悠了呀。
这份条约草案总共六条内容,我简单概述一下:
第一条,大意是日本或者日本的盟友,如果侵占俄国、中国或朝鲜的土地,那么另一方有义务倾尽全力,出兵援助。
第二条,一旦开战,缔约双方都不能私下与日本及其盟友媾和。
这两条规定了缔约双方的基本同盟义务。但从这两条来看,似乎对大清还是有利的。因为以当时人的眼光看,日本及其盟友入侵中国或朝鲜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入侵俄国的概率呀。也正是这种错觉,迷惑了清王朝的决策者,让他们觉得应该赶紧跟俄国缔约,从而丧失了谈判的主动权。
重要的是,条约草案的第三、四、五条。
第三条:一旦开战或者一旦发生战争风险,中国沿海所有口岸都向俄国军舰开放,当地官员必须配合俄国军队。
这是一项对于清政府的单方面条款。只要条约生效,俄国人就可以借着军事需要或者战争风险的借口,随意征用他们认为有用的中国沿海口岸。通过这项条款,俄国人实现了他们在远东获得不冻港的夙愿。
老实说,即便这项条款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一旦开战或者一旦发生战争风险,中俄双方都有义务向对方海军开放港口——实质上也是不平等的。因为俄国海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清政府。清政府没有能力使用俄国港口,俄国人却有能力使用中国港口。
然而就是这种形式上的平等,俄国人都不愿意给。
第四条:俄国公司负责在中国黑龙江和吉林等地修建铁路,直达海参崴。
尽管俄国人很虚伪地在这项条款中加入了一些照顾清政府面子的文字,比如“不得借端侵占中国土地”“不得有碍大清国大皇帝应有权利”,但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俄国人要的是使用权和管理权,一旦俄国人把这个权利拿到手,铁路沿线的地区都受他们控制了。这个问题我等会儿再解释。
第五条:无论平时还是战时,俄国均可以使用这条铁路运送军队、军火和粮饷。
这就不用解释了,反正这条铁路就给俄国人用了呗。
第六条:规定条约的有效期限为十年。
李鸿章拿到条约草案文本以后,仅仅在第四条后面加上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其事可由中俄公司经理,其条款由两国妥善商订。”就把条约草案文本上报给了总理衙门。他大概觉得,中俄合资成立公司,铁路的控股权不完全在俄国人手里啊,这个铁路我们还是占有股份的嘛,这就不算出卖国家权利了。就你这小心思,俄国人有的是办法对付。
李鸿章还特意在电报最后加上了这么一句话:
莫斯科礼节繁重,在彼当住十余日即赴德。[27]
你细品这话到底什么意思?那不就相当于说,朝廷赶紧批准吧,再拖着不批准,可就没机会了哦。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怀疑,你丫李鸿章站哪头的?崇厚这个德性,李鸿章也这个德性,清王朝那些钦差出使大臣能不能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为什么每每站到对方那边考虑问题?
总理衙门研究了一番,给李鸿章拍去一份电报,主要内容有两项:
第一,铁路必须自己办,我们可以买俄国的材料、聘用俄国工匠,这些都没问题,但铁路必须完全是中国的。
第二,提出了自己的条约草案文本,大概有三项内容:
(一)中俄双方都承担彼此援助的义务。这点没啥好说的。
(二)松花江和混同江“彼此行船”。
我们看地图,松花江在中国境内。也就是说,俄国军舰和商船能够通过松花江进入中国。混同江指的是松花江与黑龙江合流以后的那段黑龙江,也就是黑龙江下游。地图上很清楚,黑龙江有一大段是在俄罗斯境内的。也就是说,中国军舰和商船能够通过黑龙江进入俄罗斯。
(三)中国以五百万两白银入股俄华道胜银行。[28]
华俄道胜银行旧照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总理衙门至少比李鸿章清醒点,至少他提出的条约草案,还能保证一个形式上的平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相关推荐 -
机器人国足能拿世界杯?这里也是中国科创的试验田 评论 57“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70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51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