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正: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最后更新: 2024-05-08 19:18:39问题5:梁启超对年轻人的影响
我们知道像梁启超这代人,原来是影响年轻人、引领年轻人的人,到了1920年代以后,年轻人都在骂他,突然发现他对政治的判断,他的整个立场,包括他的很多观念,跟不上当时的时代。
但是他到了今天会发现,今天年轻人在看待国家大事这些方面,比当初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更持重了。
我觉得他会认为这是件好事。
他在《新民丛报》时期,跟《民报》、跟当时的革命党人论战。当时的留学生群体比较激进,在很多留日学生群体当中,他就不受欢迎,觉得你怎么能要求大家不要去推翻清政府?怎么能为清政府讲话?
第二个事情就是梁启超后来一度投靠过袁世凯,投靠过段祺瑞,于是很多青年学生会跟他产生冲突。
到了20年代以后,中国进入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1925年五卅运动,包括之后的北伐,那个时候他又跟青年学生关系是比较接近的,尤其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时候,当时屠杀了很多进步学生。梁启超就说蒋介石杀害的都是中国最好的青年,但问题是青年自己走上了这条道路,甚至感慨说,今天我们看来,青年总是在这两条道路当中去走,红色的道路就是大革命这边,黑色的道路就是投靠军阀,这两个在他看来都不行。
因为巴黎和会期间,梁启超率领外交代表团去欧洲游历,现场观摩巴黎和会。回来以后,当时他们那一派人就在商量,过去工作中心总是在想着我们依靠军阀的力量去改变中国,现在不行,未来要把工作的重心转向青年一边,当时提出过很多方案。
甚至他们考虑过自己办一个大学,后来觉得办大学成本太高,还不如我们自己成为教授,直接进入课堂,影响学生。
问题6:梁启超如何成为第一代新媒体领军人物
梁启超这代人出名,和当时中国刚刚出现新兴的现代传媒手段直接相关。像康有为这些人,他有很多新思想,但他的学术撰著,他的思想表达方式,一定是依托于传统经学的。
为什么脱颖而出的是梁启超,而不是其他人?
关键在于他的文字也很平易近人,尤其是在文言文时代,他的文言文写出来,我们读起来比白话文还痛快。
我们对比一下,章太炎的文章虽然很优雅,但确实阅读门槛很高,严复的文章也很优雅,但他要模仿唐宋八大家那种散文的形式,故而都不如梁启超的文章有普及力。
《新民丛报》资料图
问题7:今天还会诞生梁启超那样的人吗?
我认为现在诞生不了,梁启超那个时代,真正了解世界的人是很少的。你想清朝那个时候,大家读书人其实首要干的事情就是应付科考。
庚子国变以后,1901年清政府突然下诏要废除八股考试,改考策论,当时的读书人都不知道怎么应考。第一场是考中国的历史和政治。第二场考西方的政治和易学,这个东西你怎么办呢?那大家只能读报纸。
内地的报纸抄沿海的报纸,沿海的报纸抄《新民丛报》,报纸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就冒出来了。报纸办了很多,但真正有能力的职业编辑,在当时是很少的,大家其实是没有新闻渠道的,怎么办?靠梁启超。
日本当时有个很有名的刊物叫《太阳杂志》,它给《新民丛报》带来很大影响,《新民丛报》从排版到封面设计等等大量吸收《太阳杂志》的元素,梁启超凭借在国外的渠道写东西,然后一层层地转回中国国内。
恰恰因为普通人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那个时代才真正是舆论家能够去影响很多事情的时代。
我们今天其实是不存在这个环境了,我们了解的渠道足够多了,反而不会特别地去依赖某一两个思想家和舆论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