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宁:中国为啥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
最后更新: 2020-09-04 09:06:20·统一国家的物质基础和基础工程
历史上华夏空间的形成,除了自然条件和政治条件,还有工程条件,也就是所谓的水利。
今天我们一讲水利,人们可能就会联想到修水库,其实更重要的水利工程是开凿运河。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迄今为止,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最长且还能发挥功能的一条运河,就是中国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可追溯至2500年前。春秋时期,吴国夫差为了争霸,开凿邗沟。今天京杭大运河扬州到淮安一段,大致就是当年邗沟线路,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此后历朝历代不断修建,战国时期秦国修了直河,也就是如今京杭大运河最北段,北京到天津的北运河的一个段落。
到了隋代,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往东北方向经山东临清连通北京,名为永济渠;另一条往东南延伸到扬州,名为通济渠。
及至元朝,因北方进一步发展起来,元朝定都北京,所以就把京杭大运河改直,变成大致的南北走向,现今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以元代的京杭大运河为基础的。
资料图来源:维基百科
再到明清,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更为重要,那时漕运制度渐趋完善。举个例子,康熙皇帝每逢初夏都会询问长三角松江府的官员下雨了没,如果没有下雨,那他就要准备赈灾,调节南北了。
明清时期,每年都要从南方运送大量稻米、竹、木、丝绸和其他工艺品到北方。而北方除了运送煤炭,也要运大量棉花到南方织布,织完再运回。当时运河上的漕船最大能运35吨,河面上可谓千帆过尽,一时繁荣。
必须有这么一个南北互济、沟通中国的运输系统,才能保证在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自然地理空间里维持国计民生,保证统一的社会生活。京杭大运河算是古代华夏空间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程,即是国家大一统的基础工程。
2017年,我们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直徒步走到杭州拱宸桥,行程1600公里,期间系统考察了大运河。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华夏民族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所谓的制度优势,即能够实现国家范围内的统筹兼顾。
曾有国际组织统计,世界上大概有十一亿人无宗教信仰。一些人认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比较淡薄。我认为这也许与华夏空间及大一统有着密切关系。
宗教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关于灾难的集体记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诞生在中东地区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及频繁的战争与冲突的时代。相对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虽也历经坎坷磨难,其中不乏灾难,但得益于华夏空间的庇护以及大一统的政治调节,历时数千年绵延不绝。这意味着,中国可以依赖较为稳定的自然环境和有效的治理体系来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与其说中国人无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薄弱,倒不如说比起信仰上帝,中国人更信仰“大一统”,只要华夏空间里风调雨顺,再加上有好的领导,有好的治理体系,就能实现国泰民安。
·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新中国自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工业化、现代化,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能用仅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世界近1/5的人口。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又有了新维系国家的基础工程,它们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三大工程,以及像血管和神经网络一样遍布全国的高铁、高速公路和国家电网系统。
中国有四大资源位居世界第一,分别是水能、煤炭、人力以及市场资源。而华夏空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东西以腾冲-瑷珲连线为界,资源错配。中国自然资源——即60%以上的煤炭资源和80%以上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瑷珲-腾冲线以西,而人力和市场资源主要位于瑷珲-腾冲线以东。
从白天到夜间中国各城市的出行情况图(资料图/滴滴)
就发电来看,中国的水电前景无限。现在我们的电站主要集中长江干流以及重要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保证瑷珲-腾冲线以东,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域的用电需要。长江三峡以及大渡河、雅砻江上的水电站群发挥巨大的作用。今年长江中上游发生大洪水,但长江主干流和三峡大坝安然度汛。大渡河、雅砻江上的梯级电站发挥了重大作用。
以大渡河论,今年大渡河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对长江干流以及三峡大坝形成了巨大压力,但在统一调度下,大渡河流域10多做大中型水电站联调联动,“秒杀”百年一遇大洪水,使之迅即降为20年一遇。今年的抗洪的实况表明,长江上游支流的水电群的建成已经使长江洪灾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长江将从此安澜。
长江不仅安澜,而且长江之水造福中华民族。现在中国主要工业带长三角、珠三角的电力供应主要依赖长江中上游的水力发电。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装机总容量高达2240万千瓦。长江支流大渡河、雅砻江上梯级开发电站多达40多座,目前已经建成发电的水电站已达20多座,其总发电量远远超过三峡,已有三峡发电量的两到三倍,将来两江梯级电站全部建成将有4至5个三峡的发电量,将为中华大地提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能。
谈完水电以及西电东送,再谈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线,目前中线、东线已完工运行,西线工程仍在规划中。
我从小在北京海淀长大,小时候海淀水很多。人民大学西门外面是万泉庄,往北是巴沟,那里到处都是稻田、河塘。而那时北京人口不到500万,城市规模不大。我上中学时,坐在学校西教室楼的临窗的课堂,转脸看去就能看到颐和园的佛香阁。如今北京人口突破2500万,水的消耗量极大。海淀一带鲜见河塘,早已成了水泥森林。
南水北调是必须的。现在汉江流域的丹江口水库每年向河南、河北、天津及北京输水近100亿立方米,2014年以来南水进京已达50多亿立方。现在北京人饮用水的70%是千里而来的汉江之水。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及高铁、高速公路、国家电网,这六大工程都是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和历史上以大运河为代表的水利工程一样,把整个现代化中国连为一体,是我们伟大时代的伟大工程。
- 原标题:房宁:中国为啥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新闻晨报推出“进博晨报”,第三届进博会详细“剧透”每周揭晓
2020-09-04 09:02 进博会 -
疫情以来我国首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有哪些不寻常?
2020-09-04 08:59 -
胜利日!听总书记讲述抗战精神
2020-09-04 07:57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25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0-09-04 07: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的这五句话,掷地有声!(附全文)
2020-09-04 07:55 -
京沈高铁全线贯通 ,预计年底通车
2020-09-04 07:49 高铁世纪 -
王毅:中方正积极考虑提出有关维护数据安全的倡议
2020-09-04 07:13 中国外交 -
教育部:博导不是职称体系中一个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
2020-09-04 06:41 中西教育 -
日籍男子在港被捕,涉藏匿仿制枪械
2020-09-03 23:31 香港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京举行
2020-09-03 22:28 -
海报|五个绝不答应!
2020-09-03 21:2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李强龚正蒋卓庆董云虎参观了这个展览,看望慰问英雄代表
2020-09-03 21:19 上海观察 -
总书记的这五句话 全场响起五次热烈掌声
2020-09-03 20: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被“放生”一回,黎智英仍有4案待审
2020-09-03 19:59 香港 -
哈尔滨性侵5岁女童嫌疑人被批捕
2020-09-03 18:52 依法治国 -
天天学习|“半条被子”的鱼水深情
2020-09-03 18:1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座谈会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2020-09-03 18:1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
习近平: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20-09-03 17:41 观察者头条 -
华春莹反问:美国这么多人在中国,是不是都是间谍?
2020-09-03 16:44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