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莫然:外国人在中国不安全?我在中国待了12年后发现……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莫然】
相信大家最近都看到苏州一对日本母子遇袭的消息了,悲伤的是,为救这对母子,一名中国女士因此丧生,当地政府追授她“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大家对于中国是否安全的讨论。特别随着疫情后国际旅行的增加,访问中国的外国游客数量也在上升,安全自然是大家首要关注的话题。
但在关于“中国旅行是否安全”的讨论中,YouTube等平台上分享旅行经验的外国游客意见却不一致:有些人说中国非常安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够安全。在本文中,我想分享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12年并经常旅行的外国人,对中国安全形势的观察。
由于新政策的出台,来中国短期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图片来源:ICphoto)
当然,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安全有一些标准,但对一个国家安全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获取这个国家的信息量有关。许多想去土耳其旅行的中国朋友曾问我土耳其是否安全,因为在新闻中看到的中东地区冲突,给他们留下了土耳其不安全的印象。我告诉他们,土耳其是全球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有重要的安全保障机制。近年来,前往土耳其的中国游客数量稳步增加,对土耳其安全的偏见也随之减少。
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土耳其,没有人愿意去一个可能遇到麻烦的地方。中国人如此关注安全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就生活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中。在中国,一位老年女性可以在清晨去公园锻炼而无需担心安全问题。一个年轻女孩在深夜离开酒吧,可以用手机应用叫出租车,独自回家而无需担心。同样,年轻女性对穿着的选择也很随意。乘坐高铁或飞机旅行的中国人不担心事故,因为中国的民航安全记录非常高。
所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我可能会选择“安全”。在中国,安全是所有事情的前提。无论是开始工作还是外出旅行,中国人都会说“注意安全”。安全是中国治理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政府的根本目标是发展中国,带来繁荣,而中国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安全。中国领导人常说,安全是发展的基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安全”这个概念呢?
英语中说到“security”,首先想到的是警察措施以及对普通人的压力和控制。因此,“security”在许多西方社会中可能有负面含义,似乎被认为是个人自由的减少,背后是个人自由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冲突。
但我并不认为这两者是对立的,我们不必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自由,也不必为了确保公共利益而暂停个人自由。事实上,在没有公共秩序的情况下,个人自由也无法保障。记得疫情初期有人拒绝戴口罩,认为这违背了个人自由,但当大家都因为不戴口罩而到处传染病毒时,显然个人自由也无从谈起。
正是在中国,我理解了公共利益对表达个人自由的必要性。在中国,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自由的最好例子之一是首都北京的车牌限号政策。根据汽车车牌最后一位数字,每周有一天不能上路,这样能很好地缓解交通拥堵情况。我希望看到这个规则在伊斯坦布尔实施,但这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如果地方政府提出这样的措施,可能会收到妨碍个人出行自由的指控。结果,伊斯坦布尔的交通为了“个人自由”,变成了一种“公共的苦难”……
当我们将英语中的“security”理解为“safety”时,它更接近中国“安全”一词的含义。在中国,安全不仅是一种警察措施,更是一种社会和谐机制,甚至是一种社会契约。为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健康运行,街道必须安全,市场必须安全,环境必须安全,交通必须安全。
执行安全巡逻任务的中国警察和智能无人巡逻车(图片来源:ICphoto)
我在中国的岁月里,也受益于这种安全的环境。我总是欣赏地铁站和机场工作人员对安全指示的认真态度。每当有人行道工程或建筑施工时,我都会看到对周边环境安全的细致安排。在许多国家,地方政府的建设工作可能会威胁到周边环境安全。但在中国,安全确实是所有事情的首要考虑。
西方媒体最近一直在刻意报道中国的安全形势。同样地,媒体以前将中国城市中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比作“老大哥”。在西方,监控摄像头被视为是对自由的侵犯,就像在疫情期间关于戴口罩的讨论一样。当一个普通的美国人看到监控摄像头时,他们可能会认为“有人在监视我”。但当我们看到中国现行命案的破案率已经达到了99.94%时,我想大家都知道这种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了。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事故发生。完全消除事故是不可能的,由于各种原因总是会发生事故,但重要的是从这些事故中吸取教训,并采取必要措施为未来做好准备。中国政府可能是世界上最积极的政府,能够预见和应对安全风险。近年来,由于电动摩托车电池爆炸导致严重事故和火灾,中国政府对这些电池的充电地点进行了各种规定。在我住在北京的小区里,最常见的安全指示是关于电动车电池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周迅回应老剧被重新解读:观众开心就好
2024-06-29 10:11 上海电影电视节 -
被控受贿1911万、私藏弹药369发!贵州一落马局长受审
2024-06-29 10:03 廉政风暴 -
称贵州“山河破碎”?东方甄选主播致歉
2024-06-29 09:50 -
我国今年新增全球独角兽500强企业32家,数量居全球首位
2024-06-29 08:26 -
网友建议调查王闰秋是否借姜萍账号参赛,涟水县回应
2024-06-29 08:25 -
澳门特区政府严厉谴责台当局
2024-06-29 07:49 台湾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北京宣言
2024-06-29 07:30 中国外交 -
民进党当局建议民众避免非必要赴大陆旅行,国台办回应
2024-06-28 22:30 两岸关系 -
胡歌、周迅二封白玉兰最佳男女主
2024-06-28 22:26 直击上视节 -
梁言顺任安徽省委书记
2024-06-28 21:21 高层人事 -
施小琳任四川省政府党组书记
2024-06-28 19:44 高层人事 -
王陆进任河北省委副书记
2024-06-28 19:19 高层人事 -
韩俊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
2024-06-28 18:58 高层人事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京闭幕
2024-06-28 18:35 高层人事 -
雷海潮任国家卫健委主任
2024-06-28 17:31 高层人事 -
印尼逮捕103名台湾人:涉嫌从事网络犯罪
2024-06-28 17:19 打击网络诈骗 -
王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2024-06-28 16:55 中国外交 -
李鹏新涉嫌受贿罪被决定逮捕
2024-06-28 15:20 廉政风暴 -
拌黄瓜也涉及商业秘密?厨师跳槽后遭原公司索赔10万多元
2024-06-28 15:12 -
日本:致死人数新增76人
2024-06-28 14:23 日本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18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