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尔瑾:清末一场鼠疫,让东北人民付出沉重代价
最后更新: 2019-11-16 11:29:55导读11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网站发布公告,称当天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疫情的控制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作为需要严格控制的甲类传染病,鼠疫的传播与控制往往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一百多年前我国东北地区突遭鼠疫肆虐,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是如何在日俄包夹的缝隙中,完成这场自救运动的?【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额尔瑾】
宣统二年(1910年),中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鼠疫,先后波及了69个县市,死亡人数达六万多人。疫情仅发生一个多月,吉林、黑龙江就有近二万人死亡。并且继续扩散,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阻,放眼望去,尸横遍野,景象惨不忍睹。
1910年夏,俄国境内西伯利亚由于旱獭传染发生鼠疫,中国男子张万寿恰值此时到鼠疫源地招募华工,10月初数名华工突然死亡,俄方驱逐染疫中国华工,使鼠疫由俄国传入中国境内。
据《东三省疫事报告》记载, “俄人知该病之可恐,遂将该棚华工一律逐出。满洲里与达乌里亚间传染之媒介,实即被逐之华工,遂酿成此三省最惨最烈之疫症!”两名被逐华工来到满洲里市,1910年10月25~26日,出现疫状,相继死亡。
之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参与防治的员役兵警也相继死亡,一时间从城市到乡村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东北鼠疫不仅造成了当地居民的大量死亡,而且还带来了生存压力及经济生活的全面恐慌,特别由于交通断绝而影响了城镇人民的正常生活。鼠疫出现后,清政府下令各处严防。
1911年1月,清政府召集北京所有医生在协和医学堂召开抗击鼠疫大会,商讨相关事宜,并指定协和医学堂为鼠疫防治中心。
运尸队在搬运鼠疫死亡者的尸体(1911年)
为了控制和消灭这次鼠疫,东北三省治疫事务民政司详订章程,分饬各省内外所属州县迅速成立防疫会,负责本地区防疫救治等事务。各省官府成立了以医官为首的卫生警察,负责监督清扫城市卫生和捕鼠;他们身穿特制的防疫服,深入到街巷,挨户访问,把病人搬进临时设立的隔离室,对染疫者或有嫌疑的人采取了有效的隔离、消毒等防疫措施,对病人住处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
早在1910年夏末,沙俄西伯利亚地区的斯列坚克斯与远东地区的尼克拉耶夫斯克就已经表现出了鼠疫流行的趋势。
这年10月12日,俄方证实了满洲里的首个鼠疫感染病例,至一个月后又发现了158例患者与72具死者的遗体。为了进一步控制病疫的蔓延,沙俄方面在该地实行了隔离制度,有大约3000人被转移至铁路线上的车厢内进行隔离观察。此举收到了极佳的效果,至11月28日已基本遏制了鼠疫在当地的流行趋势。
尽管如此,但沙俄政府驱赶大批华工出境的做法,还有日本方面的种种推阻之举,最终导致了鼠疫病菌携带者大量流动,疫情迅速在中东铁路、南满铁路沿线散播的严重后果。
一时间,长春厅、奉天、大连、天津、北京、济南等铁路、陆路、海路交汇之地均遭受到了鼠疫病菌的侵袭。此时数千公里的民众命悬于一线,如何控止疫情成为了考量此刻已风雨飘摇的清政府的一道“生死命题”。
危急之际,曾在哈尔滨担任吉林滨江道台与吉林铁路交涉局总办、时为外务部右丞相的施肇基,上书指陈防控疫疾的重要性,力荐三十一岁的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伍连德担负防控鼠疫的重任。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中国广东台山,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896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维多利亚女皇奖学金,成为继林文庆之后第二位获女皇奖学金的华人,旋赴剑桥大学学习,是首位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
1905年,伍连德与“纤细、柔弱,异常美丽且有着文学天才的”黄淑琼结婚,与林文庆、吴蔚然成为连襟。黄淑琼是中国首位在西方出版英文书籍的中国女士,她倡导和支持伍连德回中国建功立业,1907年,伍连德应清政府特别聘请,出任天津陆军医学堂副校长职。
青年时期的伍连德
施肇基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那桐等人的有力支持,并终为清政府所采纳批准。1910年12月23日,经过休整后的伍连德同助手陆军军医学堂学员林家瑞踏上了去往东北的火车,并于翌日下午抵达了哈尔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
2019-10-22 10:27 -
4K修复版《开国大典》10月18日全国上映
2019-10-12 22:41 中国电影 -
反击“中国人种西来说”,他找到了良渚
2019-10-06 15:13 文化 -
关于这支军队的史料甚少,但英雄与牺牲的故事动人心魄
2019-09-24 10:50 -
沈阳首次公布“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历史档案
2019-09-19 07:42 国家公祭日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预约参观,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19-07-19 21:12 文化 -
这位“老地下党”,94岁才恢复党员身份
2019-07-01 22:01 -
扒一扒炎黄传说背后的上古史实
2019-06-12 10:50 考古 -
余则成已经牺牲!
2019-06-11 22:49 -
升温10度曾灭绝95%的物种,我们在十字路口上
2019-06-11 08:00 -
前方高甜!七旬奶奶抽血 老伴这个动作羡煞网友
2019-06-03 13:46 暖心闻 -
《切尔诺贝利》热播,中国女生走进了真实的辐射无人区…
2019-06-02 14:10 -
“我是毒贩!”姐姐收到弟弟一段骇人视频,真相更可怕
2019-05-30 10:38 禁毒战争 -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丨那些激荡人心的“第一”
2019-05-24 11:16 上海新高度 -
揭秘“解放军露宿街头”照片拍摄始末
2019-05-22 18:57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2019-05-08 08:23 70年对话5000年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