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尔瑾:把冯太后变成“傻白甜”,《锦绣未央》你赢了
关键字: 电视剧网络小说锦绣未央冯太后傻白甜唐嫣唐嫣傻白甜【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额尔瑾】
最近热播的《锦绣未央》,虽说是改编自一部网络小说,但是背景被硬生生地安在了南北朝时期,而女主的原型竟然被说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冯太后!原本,一直觉得现在的编剧死盯着清宫剧不放,像冯太后这么传奇的女子却没有几部相关的电视剧,甚为可惜。但如今看来,拍成“傻白甜”还不如不拍,真是拍谁毁谁。
想了想,还是放一张剧照吧,化个“奸妃妆”也还是浓浓的“傻白甜”味道
先来简单说说文明太后,也就是冯太后的成长经历。文成文明太后是长乐信都人,北燕国君冯跋是她的伯祖父,也就是个汉人。但是他们家深受鲜卑风俗的影响,冯跋的父亲冯安曾是慕容永的将领,也就是说冯氏一门算是鲜卑化的汉人。《魏书》中对冯跋的称呼是“海夷”,更加印证了当时人们对冯家的看法。
北燕国君冯弘就是冯太后的祖父,此时的冯家开始了宫廷斗争。冯弘废元妻王氏,罢黜了世子冯崇,于是冯崇的弟弟冯朗、冯邈都投降了北魏。冯朗的女儿也就是冯太后,《魏书》上有这么一段关于冯太后身世的记载:“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母乐浪王氏。后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朗坐事诛,后遂入宫。”从记载中可知,冯朗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被诛,害得小小的冯太后被迫入了宫。
《魏书》中又言道:“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抚养教训。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
这样迅速的攀升,光是一个傻白甜肯定做不到的。冯太后的祖上是北燕王族,有着一定的家学渊源,而史书中也说她入宫之后受到其姑姑的庇佑,获得了良好的教育。这位冯太后的姑姑是冯弘的季女,也就是小女儿。《魏书》卷九七记载:“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许之。”
冯太后的父亲基本是因为宫廷斗争不得已来到北魏的,这在她的心里多少会有些影响。而且她因为父亲的罪入宫,当时才刚刚10岁出头(有一种说法可能10岁都不到)。这个年纪的姑娘,可以在后宫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贵人,甚至到了皇后,可见她对权力的认知是很深刻的。
拓跋氏自太祖拓跋珪始,深受汉文化影响,之后的历代皇帝们,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濬、拓跋弘到拓跋宏,都自觉认同汉文化。在这样的熏陶下,冯太后自身又有汉人属性,所以汉文化素养也应该是很精深的。
冯太后的心计
从14岁被立为皇后,到拓跋濬死的时候,冯太后已经23岁,夫妻俩在一起差不多10年左右,可是这么久以来却无一所出。当然,恰恰是因为冯太后没有所出才能最后活下来,这与北魏变态的制度有关。
北魏自打道武帝拓跋珪那会儿就立下了“子贵母死”的制度,说是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也就是如果立太子,太子他妈就必须死。亲妈死了,孩子得有人抚养,于是乳母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拓跋焘的乳母窦氏和拓跋濬乳母常氏都是这个制度的受益人。当然,最受益的,肯定是文明太后啊!
冀州冯太后雕像
为什么说冯太后有心计呢?就是在这里啊,根据史书记载,高宗有7个儿子,这就证明他的生育能力肯定不差,但就是在整整9年的时间里,冯氏把皇后宝座掌握得稳稳的,也没有生下儿子害死自己。最后,她靠着抚养太子,成了太后。
冯氏与拓跋濬相爱吗?不好说,根据《魏书》与《北史》的记载:“国有大丧,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在拓跋濬出殡的时候,她甚至差点跳火自杀了。也许他们真的相爱过,可是冯氏当时才23岁,太年轻了,即便后来有了男宠,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爱过。
公元465年5月拓跋濬死后,太原王乙浑开始把持朝政。乙浑在拓跋濬死之后大权在握,“乙浑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戊申,侍中、司徒、 平原王陆丽自汤泉入朝,浑又杀之。”“秋七月癸巳,太尉乙浑为承相,位居诸王上,事无大小,皆决于浑。”(《魏书·帝纪》)
面对这样嚣张跋扈的乙浑,20多岁的冯太后竟然一点都不害怕,史书上对此只有一句话:“天安元年春正月乙丑朔,大赦,改年。二月庚申,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伏诛。” (《魏书·帝纪》)而在《魏书·皇后列传》中则称:“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暗,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可见,在诛杀乙浑这件事情上,冯太后是核心,并且杀了他之后迅速临朝听政,说明她的势力已经形成,久在深宫,如果她不涉足前朝政治有怎么可能如此熟练政治斗争?《北史》中也称其“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这哪里是在后宫争宠这种傻白甜可以担当得起的!
冯太后对权力的渴求,显然惹恼了已经登基的献文帝,或者说献文帝势力。在献文帝重新执政之后,对当初冯太后大举提拔的濮阳王立即降爵,一些与冯太后关系的人都被贬或被杀,不过对冯太后的哥哥冯熙倒是升了太傅,可见还是忌惮冯太后的。
冯太后还政给献文帝的时候,他只有14岁,因此与其说还政给献文帝还不如说还给献文帝的势力,这股势力中,京兆王子推就是代表。他本来是拓跋晃之子,也就是献文帝的叔父。到了471年,献文帝18岁,脑壳坏掉了一样非要让位给京兆王。有人分析他这么做,无非是觉得自己斗不过冯太后,希望可以通过京兆王来置冯太后于死地。
此时他已经有儿子拓跋宏了,但是仍然要牺牲掉儿子。拓跋宏出生之后一直是冯太后亲自抚养的,她也是借着抚养拓跋宏退居后宫的。拓跋宏二岁不到就成了储君,他的母亲也被赐死了,这更加深了献文帝的仇恨情绪。
- 原标题:额尔瑾:把冯太后变成“傻白甜”,《锦绣未央》你赢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印巴停火,下周一继续谈 评论 165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46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378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0“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5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