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一个人 怎么办?——面对暴行现场的道德思考
关键字: 招远麦当劳血案全能神邪教伦理学个人道德选择道德观念困境个人主义道德消极自由道德观念思考【招远麦当劳发生的血案牵动了国人的神经,哲学家们也为之“惊慌”。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尽管哲学家无力改变每一个人面对惨剧的选择,但不妨听听他们的思考。】
2014年5月28日晚,招远市的一家麦当劳餐厅,顷刻间变成了血腥的“刑场”。一位吴性女子被六名邪教分子当众群殴致死。在案发现场的视频中,我们能清晰地听到暴徒“永世不得超生”、“谁管谁死”的吼声,以及被害人撕心裂肺的呼喊……
无论对身处“刑场”的其他市民,还是事后陷于震惊中的我们,“刑场”很容易演变为一个道德“审判场”。在此笔者当然不只为了控诉暴行,我们的控诉在多大程度上能弥补事件所带来的伤痛?更不是要谴责在场者,以及拍摄视频的那位市民的“冷漠”,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大义凛然,根本就是虚伪而甚至有害的。我们应该反思的是,面对类群体性的暴力,我就一个人,我怎么办?作为一个个体,在暴徒团伙面前,能不能制止悲剧的发生?不得不说,这是我们当今道德观念中又一个致命的困境。
现代中国人的道德构成,毫不讳言包含着许多来自西方自由主义的——实质就是个人主义道德因素。例如,将“人是理性人而趋利避害”的预设视为其前提;将个人的自由、生命、财产权视为必须要捍卫的底线;社会正义依靠于特定的社会机制(如法律)来维护等等。虽然自由主义的道德观念中还存在着更高的强调“宽容”(liberty一词的本意)、“相互理解”、“遵守契约”,以及康德式的“义务论”(“把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面向,但其主体还是底线式的思维方式。例如像霍布斯所言,人们为了保全生命而宁愿接受“利维坦”(带有强权色彩的国家机制);像洛克所说,为了保证个人的财产权而必须签订“契约”。一言以蔽之,就是人们所看重的是那些以个人为出发点而构成的不容侵犯的权利。这就是现代社会观念以及个人道德观念的基础。借助于以赛亚•柏林爵士的概念语汇来表达,就是这种自由主义的核心仍是“消极自由”(“免于某事的自由”)的向度。
之所以要引出这一连串西方思想史上的术语,无非旨在说明,作为个人,面对群体性的暴力我们无能为力。首先是,作为自然人,亦即之前所谈论的那个前提:理性的、趋利避害的人。当你面对这六个暴徒对一弱女子拳打脚踢时,即使有再强的正义感,你也很难挺身而出。因为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你知道“好汉架不住人多”,在考虑到自己未必有帮手的时候,一个人怎么打得过六个人?鲁莽行事,必然弊大于利。况且对于暴力的恐惧是我们自然的反应。勇敢确实不属于每一个人。于是忍气吞声的站在原地,领受着道德谴责似乎就不可避免了。其次,一旦挺身而出,你便将自己置于暴力的焦点之中。如此一来,就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于风险之下,而生命似乎又是最高的原则。是否能承担为了他人生命而付出自己生命的后果,这显然是一个极高的道德境界。对之我们应该敬仰,但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要做到。第三,在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念下,社会的正义问题要由社会性的机制来解决,例如法律以及警察。但回到我们的事件中来,这似乎有构成了另一个困境:我应该做的,似乎就是立刻报警。可问题是短短两分钟就足以打死一个活生生的人,警察赶到之时能作的只是抓人,而不是救人。法律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惩罚暴徒,但这仍是一种“补偿正义”。对于受害者的家属的损失,真的能弥补的了吗?
因此,我们要承认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不单只是一个个人的道德问题。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道德在群体暴力面前必然会陷入困境之中。这似乎是一个残酷的判断,但残酷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因为道德观念不只有个人主义这一条路径。此路不通,那就另起炉灶。
当个人陷入困境,或许可以在群体那里得到帮助。也就是说,当面对“作为个人的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借助于“作为共同体中的人”来寻找出路。人是社会性的,我们不只有个体(individual)的一面,也有社会性(social)的一面。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就提出了“爱”与“团结”能维系人的群体性向度。当今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耐特又将此二者(还包括“法律”)转化为社会性的承认机制。当我们意识到了自己处在一个群体之中,就会有一种强的力量使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好。正如被别国侵略时所产生的“爱国主义”,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再回到我们的事件中来,如果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能在此时发挥作用,是否多少能削弱一些不幸的程度?一个很不恰当的假设是,如果麦当劳餐厅的全体员工,能在此时扮演这个群体的角色,是否后果不至于如此严重?在此我绝无对餐厅员工的责备之意,也不是要为其他目击者摆脱责任。我想强调的只是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学校的、企业的、社会的)中,能加强群体性一面的构建,那么当突发状况再起之时,或许就可能有那么一点不同。
(作者:郁迪)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赵岳行
-
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评论 316“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评论 67“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评论 54特朗普团队急了:正和中国谈着呢,不能取消 评论 106低空经济,如何赋能中国物流升维?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美国想拉盟友对中国搞联合关税,G7没讨论”
-
美国8周孕妇脑死亡,却被要求继续怀胎,医院:这是法律规定
-
史无前例!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下死手
-
“中国在2019年的做法,救了美国近千条人命”
-
果然不扯上中国,英国就办不成事了…
-
澳央行副行长:中国不想人民币贬值,那会便宜美国人
-
荷兰外相:中国希望放宽阿斯麦出口限制
-
美国考虑撤军4500人?韩国否认
-
摩根大通CEO:不会撤资中国
-
25年间性侵299人、受害者最小仅1岁...法国恋童癖医生认罪
-
莫迪:巴基斯坦不会从印度河水中获得水资源
-
“特朗普对以色列愈发不满,扭头联系哈马斯”
-
禁令驳回!英国获准继续移交查戈斯群岛,美:欢迎
-
“美国对中国生气,我们就要跟着?!”
-
美前财长盖特纳访华,受到多位中方高层官员会见
-
俄总统顾问称:苏联在法律上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