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闻
财经
国际
军事
观出行
公司
科技
城事
视频
外贸
观察员
首页 > 专栏

第一财经日报

时评 线上课
  • 征收“单身税”,韩国这回是认真的
    评论(65) | 2015-01-29 08:38:05

    所谓“单身税”实际上并不是新的税款,而是在进行最后整合时,那些单身人士将无法享受一些税款减免的政策,最后导致实际需要缴纳的税款上升。去年,韩国社会就有风声要收取“单身税”,但政府及时辟谣。不过这一次,韩国政府开始认真考虑了。

    阅读
  • 中国楼市,真降还是假摔?
    评论(116) | 2014-04-29 08:18:37

    房地产的景气并没有本质变化,3月“国房景气指数”为96.40,只比上月回落0.51点。只是,房地产那种节节攀升、高歌猛进、追捧躁动的往昔胜景开始缓缓消失了。酒杯里的泡沫多了自然会溢出,冷静一段,泡沫会更少。中国个别城市的房价近期在高位趋缓,触顶下滑,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阅读
  • 个税交这么少 两会上还吵什么?
    评论(127) | 2014-03-11 07:49:13

    个人所得税历来是两会热点,今年也不例外。有人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有人建议降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则说,简单地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做法并不公平,不能体现每个家庭的差异。事实是:中国个税收入仅占总税收的6%,美国这一比重是46%;中国缴纳个税人口仅占劳动人口的不到8%,美国则占50%多。

    阅读
  • “烤问”欧美服装巨头
    评论(5) | 2012-11-27 14:29:49

    “血汗工厂”有时并不足以形容欠发达地区劳工的作业环境。在孟加拉国,代工企业已经如“火坑”般骇人。24日着火并致121丧生的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附近一座制衣厂拥有多个欧美客户,包括C&A、沃尔玛等服装零售巨头。孟加拉国是世界第二大服装出口国,全国有大约4500家服装厂,约300万制衣工人,九成是女工。

    阅读
  • 法国央行行长:欧元是不可逆转的
    评论(0) | 2012-10-11 16:33:48

    法国央行行长诺瓦业强调,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让欧元区有能力处理主权债务市场的严重恐慌,欧元是不可逆转的。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市场间的差异阻隔了央行政策利率和市场信贷利率之间的传导,这降低了央行的影响力,损害了央行刺激经济发展的能力,而这些又最终影响到物价稳定。但是,银行联盟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如果把银行风险和主权风险清晰地分开,那么将可以在欧元区内建立起真正的银行单一市场和真正金融单一市场。对于欧州央行无法管理6000家银行的担忧是多余的,在欧元区统一的政策下,具体的工作由国内央行完成,这种分权制度可以运转顺畅。

    阅读
  • “神油”绑架印度经济
    评论(16) | 2012-10-10 09:05:00

    印度石油用量迅猛增长,作为亚洲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其石油对外依赖度极高,70%国内消费的石油需要进口,政府仅石油补贴就占GDP1.3%,政府赤字上涨达GDP的5.9%。印度民主化的加强以及激烈的多党竞争体系,使得执政党动不动就承诺福利,向穷人发补贴,以获取他们的选票。印度这种经济模式可称为早产的福利主义。因为印度工业化才刚起步,人均收入不到西方十分之一,却梦想着要过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福利生活,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印度的体制已经严重地限制和绑架了自身的经济发展。

    阅读
  • 欧美宽松货币政策的不同
    评论(2) | 2012-10-09 17:33:28

    9月6日,欧洲央行推出规模不设上限的直接货币交易(OMT)。9月13日,美联储不仅延长0-0.25%的极低利率至2015年年中,维持现有扭曲操作不变,而且还决定自9月15日起,每月增量购买400亿美元的MBS。更为重要的是美联储将QE3实施的期限和美国劳动力市场的重大改善相联系,表示在物价前景稳定的背景下,若劳动力市场无重大改善,将不会停止资产购买计划。欧洲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再次宽松已经确定无疑,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已经进入了巅峰时刻。虽然欧美央行虽都在向市场放水,但性质却大不相同。本文对OMT和QE3的异同作简要分析。

    阅读
  • 美国页岩气革命“移植”中国
    评论(12) | 2012-10-09 14:40:17

    一场由美国引发“页岩气革命”正开始在全球发酵,对全球天然气的影响越来越大。几年前,都还普遍认为天然气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消耗。然而,随着页岩气资源的发现,天然气来源变得日益丰富,也引起了能源消费大国和企业专家的关注。2010年和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均超过整个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如今,中国也吹响了开发页岩气的号角,天然气消费也随之进入黄金期。如果能有政策支持、克服技术瓶颈,未来的十几年,中国完全有望实现能源格局的转型。

    阅读
  • 央行不降准备金率 背后有深意
    评论(5) | 2012-09-03 16:38:21

    央行所采取的综合思路,其实是通过持续维持高准备金率水平,约束银行业放贷能力,限制货币乘数的提高,以维持货币供应量总水平的有限扩张;而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的政策背景下,央行一是通过逆回购投放基础货币,二是通过推动债券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大发展,来提高直接融资规模、放大社会融资总量,但直接融资的放大并不会推高货币供应量M2。这即是目前央行政策思路的逻辑。应该说,中国央行这一政策思路组合是正确的。在这一思路之下,央行会倾向于总体维持高存款准备金率,未来即便有一次两次下调,市场也不应将存准率的下调预测经常化,市场应接受并顺应央行的调控逻辑。

    阅读
  • 罗姆尼的僵尸粉
    评论(7) | 2012-08-30 14:23:46

    人气是可以花钱买的,而且相当便宜——这在Twitter早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250000名粉丝的“批发价”是2500美元,相当于1美分/人。Lady Gaga的近2900万名粉丝中有71%是“虚假”或“无效”的,总统奥巴马的近19万名粉丝中有近七成疑为“僵尸粉”,罗姆尼的Twitter粉丝数几天内骤增10万,“买粉事件”一时热闹非凡......Twitter人气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乎自尊的问题,名人、政治家、创业者、摇滚明星、真人秀候选者……任何想要在社交媒体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野心家,都曾留下大规模买粉的蛛丝马迹。

    阅读
  • 这些利润还不够
    评论(10) | 2012-08-25 14:08:08

    那些固执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处于高利润增长时代的人们,确实值得来一盆凉水。有考证兴趣的人,可以翻翻那些对银行业暴利批驳的“陈词滥调”。这些观点其中的一部分是将利润增长率看成了利润率,也就是他们其中有些人会以为银行的同比增长超过25%的利润增速与利润率是差不多意思。此外增速高也并不表示利润就一定高。2010年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还超过了53%呢,显然也不能以此类推工业企业的利润有多高。另一种观点是他们倾向于换算整个银行业的利润总额,当看到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时,则开始啧啧称奇。

    阅读
  •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评论(5) | 2012-08-21 09:38:26

    目前,人们对中国食品安全数据存在很多误读,这些误读不仅给食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对消费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还严重影响了国家监督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以及国家发展的和谐稳定。有些误读使消费者“被不安全”了,特别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已经将中国食品工业打入了一个错误轨道,以至于消费者认为只有无添加剂的食品才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不会这么琳琅满目。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追求食品绝对不含有害物质没有必要,也做不到。因此到底哪些因素引发食品安全,如何避免或减少风险,成为当下我们必须知道的常识。

    阅读
  • 叙利亚不是“香蕉共和国”
    评论(34) | 2012-08-17 09:02:35

    叙利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它是在中东地区少数的“非香蕉共和国”。很多人误以为叙利亚有很多石油,而事实上它的石油资源不算丰富。叙利亚经济的独特之处在于,农业与服务业在全国GDP中的比重占到了70%以上,而其他只占30%不到,叙利亚甚至还是世界上相当知名的药品生产大国,它生产的药品不但可以满足国内民众的需求,还可以出口。所以,即便是在去年那样的多事之秋,抗议活动此起彼伏、国外制裁纷至沓来的情况下,叙利亚GDP的增速也只不过跌落到-2%,这个数字看起来比远在地中海对岸的希腊还要强一些。

    阅读
  • “不可理喻”的BBC?
    评论(12) | 2012-08-15 15:43:54

    有谁知道一个叫穆雷的英国奥运选手吗?当然不是全英宠儿安迪·穆雷(Andy Murray),尽管他是苏格兰人。她的名字叫芙瑞雅·穆雷(Freya Murray),以替补身份参加伦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赛,最终获得第44名。比赛结束后,穆雷接受了BBC(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这就像一场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对话,BBC记者冷冷地扔下一句“多谢”就要收起话筒。伦敦冰雨中的穆雷像一个被夺走糖果的小女孩,再度凑到话筒前喊道:“我要感谢我的教练、我的未婚夫、我的……”BBC干下的事情可不止这一件儿,简直可以说多不胜数。

    阅读
  • 新疆资源税超35亿 煤炭税改成热点
    评论(4) | 2012-07-18 09:48:11

    从长远看,资源税改革有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改革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

    阅读
  • Google Glasses与隐私难题
    评论(3) | 2012-07-13 09:44:41

    Google Glasses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随身化,隐私问题也随之更为突出。这将是Google Glasses要面对的直接问题。目前让人担忧的是,Google Glasses会给使用者之外的公众带来隐私担忧。试想未来若Google Glasses也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成为普通都市人的标配,当你步入一个公开场合时,还敢随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小心,你说的每个字、每个小动作都可能被其他人记录下来并通过互联网即时发布。就在Google Glasses发布的当天,就有人说:这是一个探秘者、窥私者的必备工具。

    阅读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刊登广告
  • 联系微博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举报链接
  • 举报制度规范
  •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 2014-2024 观察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213822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220170001 网登网视备(沪)02020000041-1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沪(2024)000000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395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10968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2376571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002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