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迈父母照料难题,带薪陪护假能缓解焦虑吗?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而社会化养老体系尚不完善,子女陪护假的制度化,成为填补“责任真空”的重要尝试。[全文]
-
2035年达到月均600元?农村养老金政策该如何落实?
倘若按照每人每月增加400元的标准来实施,每年新增的支出可能将超过5000亿元。届时,地方财政的负担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全文]
-
50%上职高?扩大高中学位供给能否打破“分流困局”?
扩大高中学位供给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考验。[全文]
-
低龄化犯罪趋势上升,家长该承担多大责任?
低龄犯罪趋势愈演愈烈,是应该进一步确认“分级追责”还是加强“家长连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路在何方?[全文]
-
“赶紧发,不然孩子就大了”,育儿补贴能挽救中国生育率吗?
虽然各个国家的国情有所区别,但根据不同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若想突破生育率的制约问题,可能还是需要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才行。[全文]
-
雷军:“我本人也是受害者。”AI换脸拟声乱象该如何整治?
许多人都会被极为逼真的AI创作所影响和误导,而这一定程度上会对被创作对象的权益造成侵害。就像此次提出建议的雷军,便是AI换脸的典型受害者。[全文]
-
渐进式延迟退休,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区分对待,分步实施。[全文]
-
渗透率首破50%!新能源车未来能否完全取代燃油车?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2015年的销量占比仅为1%,2019年也仅为5%。[全文]
-
允许干部职工积累假期,兑换小长假轮休?
获得高赞的评论建议先落实双休。[全文]
-
生儿子才能分地,是高彩礼的根源?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新中国成立那么多年了,封建思想的遗存还会那么重吗?后来我调研后发现,为什么很多人一定要生儿子,他们会说‘因为生儿子有地分’。”[全文]
-
反对学生逢雨雪停课?有意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思想过时了吗?
“现在的学生,一下雪就不上课了,就在家待着了。他们过得太舒服了,干什么都太easy(不费劲),人太easy是不行的。”[全文]
-
为提升生育率,将法定婚龄降至18周岁?
若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男性22岁、女性20岁的法定结婚年龄确实偏高。但降至18周岁,就能扭转不断下跌的生育率?[全文]
-
放宽35岁就业年龄限制,从公务员报考开始?
“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35岁之后是‘人力成本’。”[全文]
-
“针对6岁以下、75岁以上公民实行免费医疗”,可行吗?
这些建议,乍看上去惠及民众,但都指向同一问题:钱从哪里来?[全文]
-
新华社这组海外调查,揭开人权话语的“假面”与真谛
粉饰自己,是他们的特长。[全文]
-
一线教师:少上英语课?背后还有教育公平问题
如果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做好英语教育,那会说英语就不见得是高人一等、值得炫耀的事情。反而你在学校里不教或者少教英语,会导致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毕竟家境殷实的学生也会利用课外时间去接触外教,提升自己。可无法负担课外培训费用的学生,又该如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