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人研究报告:如何才能放出“彩虹屁”
最后更新: 2020-07-14 09:48:00【文/地球人研究报告】
如果你说一个人“放屁”,不管你是几个意思,他大概率都会不太开心,甚至有点想打人;但同样作为屁的一个变种,如果你说一个人“放彩虹屁”,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最近,小姨越来越多地听到有人用“会放彩虹屁”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好听”,意思是比喻竭尽所能的花式吹捧,似乎连他们的屁都能吹成彩虹。
说起来,这个词还真是好用,不管是赞美偶像、奉承领导,它不会让人感觉到那么强烈的攻击性,反而能凸显出施放者的文化底蕴和高贵气质;而闻者,则会感到心情愉悦、回味无穷、如沐春风。
所以,“放彩虹屁”的说法,能在网络上流行开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虽然每天听着大家口口声声地说着彩虹屁,但却没能见到现实中有人真的能用屁股放出来过彩虹色的屁。
相信人类天天把彩虹屁挂在嘴边,绝不只是希望这种美好的事物只存在于传说中,但也许是他们苦于自身数理化知识的局限,大多数人都会把放出彩虹屁的愿望深埋心底,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也许你也有那么一瞬间曾想象过:
“如果能真的放出彩虹屁,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我先声明我没这么想过)
是的,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在你不知道的世界的另一面,已经有很多仁人志士正在对如何放出真正的彩虹屁做着深刻的探讨和实践。
这批先行者如此深挖脑洞殚精竭虑的努力,就是想向世界证明——这种美好的事物不会只能用在语言的修辞里,彩虹屁的美妙传说,绝不是空穴来风。(字面意思)
1.形式主义
网络上,不只一人宣称他们家的宠物可以成功放出彩虹屁:
这种心情我明白,为了修炼出彩虹屁而导致自己走火入魔的案例我见过太多了,但是每当亲眼见证的过后,发现他们大多数都只不过是在形式主义上做做文章,这多少让人有些沮丧。
好在这个层面,还算可以看到一些有成果的建树。
比如这张:
每当有人质疑彩虹屁可行性的时候,总可以看到有人搬出这张图贻笑大方。不管是巧合还是用PS耸人听闻,这张照片的拍摄者至少实现了“看起来”放了彩虹屁的实事。
这种自欺欺人我并非不能理解,毕竟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彩虹屁实现起来还是太难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人们清楚自己括约肌的操控局限,求其下策,不失为一种勇敢面对现实的方式。
如此思想基础下,人们科技树走向也发生了变化。
去年年初,就有家AR软件公司开发了一款能让人放出彩虹屁的软件,日媒对着这款软件向人们大放厥词:“放屁终于也来到了AR时代”。
正如上面图中表现的那样,只要摄像头对准的人类做出放屁的动作,一柱绚丽的彩虹就会倾泻而下。噱头十足,但实现原理并不复杂,无非就是一个在AR成像的基础上配合人体识别技术的简化版Face U。当然,从软件的应用范畴看,可能叫它“Ass U”会更为合适。
另一种实现方式可能是设计者无意为之,但不得不承认,这个设备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让彩虹屁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
显然,我们可以通过热成像技术,用红外探测器对屁的热辐射波长进行监测,
借助热力图上的颜色,我们可以观测到一个屁从较高温度(红色、橙色)向较低温度(绿色、蓝色)演进的过程;同时,除了温度从热变凉的线性变化外,期间周围微小的气流变化,会让屁的电磁辐射波长变得不稳定,热力图上则会呈现更加炫丽的色彩。
一个热成像的彩虹屁就这样形成了。
- 原标题:地球人研究报告:如何才能放出“彩虹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全力以赴打好旧区改造攻坚战!上海设立这一重要平台,李强龚正今日前往调研
2020-07-13 19:59 上海观察 -
-
中国武协:习武者不得自封大师、掌门等称号
2020-07-09 13:27 -
恐怖主义头领也常争论:敌人是英美异教徒,还是不纯净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温岭一槽罐车爆炸,致10死117伤
2020-06-13 18:20 安全生产 -
最新排名:清华首进前15,英美高校显疲态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搅拌车撞击后受损,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网信办等8部门集中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医护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丨听党指挥 闻令而动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英雄军队
2020-05-28 09:30 2020两会 -
某法律团体曲解香港国安法,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发表声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2020-05-22 10:00 2020两会 -
多年来,习近平始终惦记着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第一观察 | 两会前夕,总书记作出一个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闹等不正之风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国人喝的鸡汤,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应对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从何而来?
2020-05-17 08:34 -
担心中国或学习中国,是硬币的两面
2020-05-17 08:20 这就是中国 -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享年79岁
2020-05-15 16:29
相关推荐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90“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50“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5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34“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
为对抗中俄,特朗普砸1750亿美元打造“金穹”
-
“俄方将向中国通报谈判的所有细节”
-
光天化日下,墨西哥首都市长秘书与顾问被枪杀
-
法德喊话欧盟:赶紧取消,不然输给中美
-
日本农相辞职,此前称“从未买过大米,我家大米多到可以卖了”
-
5月LPR下调0.1%,百万30年贷款少还1.96万
-
被指过于“亲华”,李在明:不能全盘押注美国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