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叨叨车:为什么车企这么不愿意召回问题汽车?
关键字: 汽车召回高田断轴机油大众对待理应召回却无动于衷或者采取低成本方法的做法在汽车行业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另外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高田的“死亡气囊”。
高田气囊使用化学物质中含有硝酸铵,高田公司认为这种材料“很OK”,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硝酸铵会变成粉末状,这些粉末会表现出比原先片剂更高的燃烧速度。高田是唯一使用硝酸铵的安全气囊制造商,其他制造商使用的都是硝酸胍,价格比硝酸铵更贵。
也就是说,高田气囊内部的可控爆炸在多年之后会变成真正的爆炸,这一缺陷导致了全球20多人死亡,近200人受伤,高田公司也因此在支付了巨额的赔偿费用之后进入了破产保护。
然而在出现伤亡事件之前,多家车企早已知晓高田气囊的缺陷,但是他们选择的是回避这个问题,在多年之后才向公众披露和采取行动。涉及到的车企有通用、克莱斯勒、大众和梅赛德斯。而整个“死亡气囊”事件涉及到的汽车数量高达4200万辆。
以通用为例,在2003年时,通用就已经对气囊存在的问题向高田方面提出了质疑,但是真正开始召回,却已经是2016年,足足间隔了13年。大众和奔驰也是相同时间对高田气囊产生了质疑,召回也同样是在2016年事件舆论大规模爆发之后才展开。在这13年期间,整车制造商门选择可以忽略高田气囊存在的问题,直到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不光是跨过车企在召回问题上打“小九九”,国产自主品牌一样有类似的行为。与东风本田“机油门”类似,长安CS75的1.5T发动机同样面临机油增多的问题,原理也基本一致,发动机气缸内的汽油渗进了曲轴箱的机油中。长安汽车表示,对车辆的ECU进行软件调整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升级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质检总局也认可了这一说法。
出现机油乳化现象的CS35发动机
然而有部分车主反映,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机油增多的问题。而CS75 1.5T车型从开始销售到厂家给出方案进行召回,时隔了一年多。也正是借着本田“机油门”的“东风”,CS75才开始进行召回。
而长安遇到发动机问题,采用这种近似“糊弄”的方式试图蒙混过关,那也不是第一次。2013年初,长安CS35出现大规模的机油乳化现象,在事件大规模发酵之后长安被动进行了车辆召回。解决措施是优化曲轴箱通风系统管路设计,包括取消旋风式油气分离器,清洗发动机、气缸盖罩盖、更换三通管、机滤等措施。
执行召回之后理应是问题得到解决,根据新华网的报道,当年CS35的车主纷纷表示,“优化”之后车辆动力下降,起步熄火,乳化现象依旧存在。而现在CS75的发动机召回,似乎是在重蹈CS35的覆辙。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规和制度,产品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只能督促企业进行产品召回和补救,这样的管理显然极其乏力。针对产品出现严重缺陷,却置之不理的厂家,学习一下美国严苛的消费品安全规范,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宇波
- 最后更新: 2018-03-23 13:44:41
-
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13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176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7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