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薇薇:较真一下,中国男女到底有多不平等
关键字: 男女平等男女不平等中国男女有多不平等国际妇女节三八妇女节六、婚姻家庭状况。调查显示, 85.2%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比较满意或很满意。在生产、经营和买房、盖房的决策上,妻子参与决策的比例为72.6%和74.4%,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5.7和3.9个百分点,在家庭投资或贷款的决策上妻子参与决策的比例为74.7%,比10年前提高了14.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包括与配偶联名的在内,女性有房产的比例为37.9%,男性为67.1%。
72.7%的已婚者认为,与丈夫相比,妻子承担的家务劳动更多。被访者目前3岁以下孩子基本由家庭承担照顾责任,其中,母亲承担日间主要照顾责任的比例为63.2%。城镇25-34岁有6岁以下孩子的母亲在业率为72.0%,比同年龄组没有年幼子女的女性低10.9个百分点。
七、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在工作日,女性的总劳动时间为574分钟,男性为537分钟。在休息日,女性的休闲时间为240分钟,男性为297分钟。女性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72.2%的女性到过本县区以外的地方,35.2%最远一次出行的目的是旅游。55.2%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20.2%参加过村街社区文体活动,29.1%上过网。女性中12.6%有宗教信仰,城乡分别为10.1%和15.4%。
八、法律权益和认知。调查显示,83.4%的人知道中国目前有专门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比10年前提高了9.6个百分点。76.3%的人赞成“在都尽到赡养义务的前提下,女儿应该与儿子平等继承父母财产”。7成以上的女性对歧视现象有明确认识,认为“因性别而不被录用或提拔”、“同工不同酬”、“因结婚/怀孕/生育而被解雇”和“因生女孩被人瞧不起”的现象属于歧视。
调查显示,在就业方面遭遇过性别歧视的女性占10.0%,在工作/劳动/学习中,遭遇过性骚扰的女性占7.8%。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其中,明确表示遭受过配偶殴打的比例为5.5%,农村和城镇分别为7.8%和3.1%。
九、性别观念和态度。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83.5%的人认同“女人的能力不比男人差”;88.6%的人同意“男人也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86.7%赞同“男女平等不会自然而然实现,需要积极推动”。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 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1.6%和54.8%,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7.7和 4.4个百分点。
十、女童状况。调查显示,10-17岁未成年人中,与父母双亲共同生活的女童占87.5%,男童占88.9%,父母都长期不在身边的女童和男童分别占3.8%和3.2%。10-15岁城镇女童和男童在学比例分别为99.3%和99.1%,农村女童和男童在学比例分别为97.6%和96.7%。
十一、老年女性状况。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女性近3年内做过健康体检的占38.9%。54.1%的城镇老年女性首要生活来源为自己的离退休金或养老金,男性为79.3%;农村老年女性的首要生活来源为其他家庭成员资助的比例为59.1%,男性为38.8%。有23.1%的农村老年女性仍在从事农业劳动,37.5%的城镇老年女性近3年内参与过志愿服务、主动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
十二、女大学生状况。调查发现,高校女生学业成绩优良的比例为62.4%,比男生高9.7个百分点。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女生占64.5%,比男生高4.8个百分点。87.5%的女生希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83.8%愿意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付出艰辛的努力。调查发现,在有求职经历的女大学生中,24.7%的人遭遇过不平等对待。
十三、流动、留守女性状况。调查显示,目前正在外出流动的女性中87.9%从事有收入的工作;61.5%的人对在外期间的工作和生活感到满意。外出务工/经商农村女性通婚范围扩大,她们的配偶中,15.7%是“在外结识的异乡人”。流动女性在外打工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被人看不起”和“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分别占14.7%和14.2%;农村留守女性中,91.7%担心“丈夫在外的安全”,61.5%担心“家里有事没人商量”,60.1%担心“老人生病时没人帮忙”,56.0%担心“农忙时没人帮忙”。
十四、高层女性人才状况。调查显示,女性高层人才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1.4%,比男性高7.1个百分点。95.9%的女性高层人才“能够主动进行知识、技能更新”;93.7%“能够经常与同事、同行交流对工作、专业的想法”;79.1%“对自己的发展有明确规划”。
调查发现,最近3年,高层人才所在单位中,20.6%存在“只招男性或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男性”的情况;30.8%存在“同等条件下男性晋升比女性快”的情况;47.0%存在“在技术要求高、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男性比女性多”的情况。
和世界比比看,中国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更努力?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女性地位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将几个国际机构的数据作为参考。
从2006年开始,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男女平等展开调查,统计每个国家缩小性别差距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调查包括四个领域:经济能力、教育程度、健康水准和参政机会。
按照2014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Globe Gender Gap Report,GGGI)的排名,在142个国家中,中国名列87名,比2013年下跌18个名次。女婴出生人数过少是拉低排名的原因之一。男女平等差距最小的前10名国家分别是冰岛、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尼加拉瓜、卢旺达、爱尔兰、菲律宾和比利时。
不过根据报告中的图表,中国在教育及经济方面的性别平等水平高于国际平均线,排名降低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在女性政治地位这一方面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排名第一的冰岛在过去50年里,有20位女国家元首。
3月5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声,称“恰逢两会召开之际,让我们来关注女性参政现状”。该微博援引了各国议会联盟与联合国妇女署共同发布的《2014年女性参政地图》。数据显示,世界各国的议会中女议员所占比例为21.8%,比前一年增加了1.5%。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为23.4%,排在中上水平。
但这一数据并不能反应女性真实的发言权。妇女节前夕(3月7日),李玲教授在博客发文,感慨“中国妇女地位下降与人类进步的潮流背道而驰”。
在她看来,政治参与是传统的男性领域,女性从政,成为男女平等、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女性走向政治前台,走上权力的顶峰。从欧洲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伊斯兰国家,都迎来自己的女总统、女总理,一个被称为‘她世纪’的政坛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而中国女性政治参与进展与国际趋势比远远落后。每年两会女性代表和委员为会议增采不少,但女性代表的比例很低,代表性不足。女领导干部任正职的数量甚少、女干部基本是排在后面的副职,任虚职多实职少,边缘部门多关键部门少,特别是很大比例的女性干部是被照顾的“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是领导班子里天然的弱势群体,女干部基本上还处于陪衬和点缀的地位。
性别不平等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性别平等与发展》的序言中说到,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女孩和妇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识字的女孩和妇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在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学校里的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妇女现在占全球劳动力的40%。而且,在全世界所有地区,女性的平均寿命都超过了男性。
我们也要承认,性别平等在某些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依然十分有限——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比如:女孩和育龄妇女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妇女的收入和生产率仍然落后于男性;妇女比男性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遭受的伤害也更加严重;几乎在所有的地方,妇女在政治和商业高级管理层的人数都远远低于男性。
但对每个国家、每个女性来说,性别平等所取得的进步有很大差异。当瑞典举国上下正同心协力想要找到一个替代“他”和“她”的中性第三人称代词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部分地区妇女分娩死亡率还相当于北欧19世纪的水平;沙特妇女只要能争取到出门不用蒙黑纱,就已经是一种进步。
忽然想起有个疑惑了很久的问题:有多少人知道希拉里嫁给克林顿之前娘家姓什么?为什么鲜少听见有人为西方现在还需要从夫姓的女性抱不平呢?
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罗德姆是她的娘家姓
话说回来,舆论应该肯定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性别平等取得的成绩,并给予一定的耐心。实际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争取性别平等上取得相同成绩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美国用了40年时间(1870–1910 年)才把6-12岁女童入学率从57%提高至88%,摩洛哥获得类似的成绩只用了10 年多(从1997年的58%升至2008年的88%)。
因此,我们在看到男女在发展、教育、就业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的同时,也要保持客观。一味放大负面数据或许能在一时哗众取宠,获得公众关注,但无益于长足发展。争取性别平等,需要各方一起努力,不是仅仅在三八妇女节来临时吆喝一声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啊,薇薇我很少这么正儿八经地引用这么些报告,谈如此沉重的话题。谨此节日,补祝全天下的女同胞们健康平安,独立自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4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