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仇叶:新工人的乡愁,是距离,也是路费
——让你一次看个够!社科学者的经年下乡报告之五
关键字: 文科博士为什么不敢回家过年农民工春节【观察者按】中国人的乡愁一向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剪不断理还乱,生活愈现代,乡愁愈顽强。2015年的乡愁更是来的突然又适时。春节前夕,一位文科博士生关于近乡情怯的讨论,引发了无数“高加林”们的乡愁,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回乡感受,有挽歌,有忧愁,有希望。乡愁在变,正如这位博士故意不选择高铁,却不舍地再乘一次绿皮火车,这轮乡愁早已超过博士的乡愁自身,是高铁符号贯通中国时代的一次历史回望,是中国起飞前夕却不能不向身后世界的一次含泪挥别与惆怅。这是不是我们的“最后一次乡愁”?
和每年一样,三农中心的师生们默默下乡,默默研究,默默耕耘。除了与专业人士就农村问题争论的时候,他们很少引人关注,甚至他们在凋零农村建立的极具活力的老人活动中心也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每年几个月待在乡下做调研,今年春节他们一如既往写返乡报告。当观察者网编辑联系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中文系博士的返乡记已经在网上火了。观察者网联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推出羊年回乡记系列,让我们看看实践社科博士生的故乡和乡愁是什么样的。
我们所有人都处于过渡转型之中,感受改革的阵痛,但是农民工无疑是其中最为凸显的群体。在大多数人一路奔波往家赶的时候,还有一些农民工选择留在异乡。因为乡愁,不仅仅是距离,也是路费。
在工农收入差距之间,他们不得不离乡,甚至忍受异乡的年,因为城市给予财富;但他们却长久地保留乡愁,在微薄的打工收入与高额的消费水平之间,他们不得不最终选择回乡。他们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无法做一个纯然的农村人,同样也无法做一个纯然的城市人。
一、乡愁是距离,也是路费
2月18日12点,午夜交正子时,羊年在全中国人民的翘首盼望中奔腾而来。此时,原本寂静的慈东工业园区忽然爆发出一阵欢腾之声,烟花爆竹的爆裂声此起彼伏,震天的声响犹如“羊声初啼”,响彻云霄。随之而至的是冲天的烟火,它们一跃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模拟出人间的万家灯火,却比灯火更加绚烂多彩。一时间,所有的光亮与声响都被引到了天际,底下的工业园区反倒显得黯淡和僻静,少了点平日的人气。
想来也是,除夕夜工厂早已放假,人们都沉浸在热腾腾的饭菜与亲人的笑颜中,园区里又哪来的人气?可细细看,在这些耀眼的烟火底下似乎还有些东西在闪烁,晶晶亮的,不多,可也不少,每个工厂都有十双的样子。它们在仰望,印着烟火明亮的色彩与热闹的气息,也印着它们熄灭时的黯淡与落寞,忽明忽暗,熄灭又重新燃起光亮。
微笑哥(资料图)
渐渐地,爆竹的声音弱下来,天空恢复了深沉的模样。那些眼睛也都散去了,带着各自的心情回到了宿舍里。除夕夜的高潮已经褪去,人们需要一个黑甜的夜进入梦乡,好安歇激动了一天的情绪,以迎接天明与新的喜气。
只有几个小孩还意犹未尽,拿出些小的烟花放了起来。有个小男孩玩的特别起劲,七岁的样子,用打火机小心翼翼的将一个发射型的长条炮仗点燃。导火线呲呲开始作响,他快速将拿打火机的手收回,两只小手紧握住炮仗的一段,满脸的兴奋与期待。几秒钟后,小小的烟火就从炮筒里射出来,带着小朵的金色花火,在低空发出喜人的劈里啪啦声。孩子的烟火筒和刚刚的“开门炮仗”比起来阵势显然小了很多,可是小家伙仍玩得兴味十足,放了一个又一个。这是他的爆竹,他的年,怎么小都是自己亲手点燃的,怎么会不好玩呢?大概每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味吧。
跨年时震天的大礼炮当地叫做“谢年炮仗”,价格不菲,动辄几百上千,大多是工厂业主们为企盼来年的滚滚红利而鸣放的。生意人想讨个彩头,并没什么心思观赏这些玩意,也没有亲自放的雅兴,大多交由别人代劳了。除夕夜园区的真正主人是那些眼睛们,它们属于留守在园区内的工人,是他们在用心地看,用心地听,在每一次的震响中许下自己同样耀眼的新年愿望。
这些工人无一例外的都是外乡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一同聚集在这个东部的工业园区内,以打工赚取收入。事实上他们有一个更加为人所知的名字,农民工。工厂并不是全年无休的,年前七八天左右,园区就开始放假了,大部分工人都陆陆续续离开了,带着积攒了一年的财富回到自己远方的家中。中国人总要回家过年的,无论有钱没钱,都要踏踏故乡的土,尝尝熟悉的饭菜,享受家庭的欢愉。如此,躁动了一年的乡愁才能安然平复,也才有力量远离故土背负起来年的新乡愁,生活就在这来去中继续。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踏上回家的归途。留守在园区里的工人不外乎两类:一是举家出来打工的,二是一些未成家的年轻人。前者在本地保持着小家庭的样态;后者玩心重,恋家的心态便少了一些。少了对故土的依恋,多出来的却是现实的无奈。工人们回家都要考虑成本与收益,以这个东部工业区的工人为例,当地的农民工大多来自贵州、四川等西南省份,回次家几乎就要横穿整个中国,不仅路途漫漫,坐普通的火车一天一夜才能到家,而且花费不菲,两夫妻来回一千块肯定是少不了的。这样一计算,不回家显然划算很多,省下来的钱不如攒起来寄回老家,似乎是自我安慰似的,工人们总要补充一句,家里的父母是理解的。
对于农民工来说,乡愁是距离,也是路费
那个放鞭炮的孩子,他的父母来当地打工七年,回家不超过三次,孩子之前也一直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去年才被接到父母身边。小孩说,他也想爷爷奶奶,不过老家可没这么热闹,看不到那么漂亮的烟花,说着又开始玩耍起手里的小炮仗。孩子的乡愁浅浅的,湮没在漫天的烟火中,而他父母的乡愁却是磨人而沉重的,他们更加知晓生活的艰辛:乡愁是距离,也是路费,是劳作一年的血汗钱。
于是,他们的乡愁就化作异地的年,无论如何,年终究是要过的。那些工人也买了好些好酒好菜,或是和家人或是和同乡,热热闹闹地吃喝一番。晚饭后,看看春节联欢晚会,放放烟花爆竹也是喜气红火的。还有不少工人喜欢和老乡一起聚聚,去附近的公园、超市逛逛,打打小牌也不在意输赢,能听听乡音已经是再满足不过的事情了。
异乡的年比不得家里,可也有丰富的年夜饭,也有电视机里的春晚陪他们乐呵,也有惦念他们的家人可供思念。他们的年弥漫着隐忍的乡愁,却也透露着无限的希望,如同他们装载着烟花的眼睛忽明忽暗,却终究在仰望在希冀。他们在年中思念故土,感受亲人,安放他们无法归去的乡愁。年仿佛一根脐带,连接着他们和故土。同声共气,这才是年的真正意涵吧。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86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