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来讲一个互联网+版本的装神弄鬼并大获成功的故事
关键字: poppyIMPOPPYpoppy是谁人工智能怪胎但是她火得一塌糊涂。
她的歌登上了著名排行榜billboard,也被用在主流的游戏和美剧里。
在youtube上最高的单曲点击量有700万,获得THE STEAMY视频奖的突破艺术家奖。
甚至在喜剧中心有了自己的系列。
自媒体和公共媒体迅速跟进,或是跟着狂欢,或是给出各种理由解释她为毛这么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Noisy的分析认为,Poppy其实采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视频舞台剧风格,非常后现代,跟Andy Warhol一脉相承。
言外之意这不是个神经病儿童,这分明是个表演艺术家啊!
Loore则说她象征着现代社会被压抑的成年人,并向人们展示了流行歌星生命中的黑暗面。
认真分析的话,Poppy的风格混合了洛丽塔、芭比和人工智能元素,在表演和造型上,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比如她最喜欢的东西就是barbie、kawayi和lollipop。而大部分时候面无表情,瞪着一双空洞的大眼看着你,一切都指向去人性化。
讽刺的是,当一切人工智能都以拟人化为终极追求,一个活人却靠模仿假人受到追捧。
Poppy当然是个活人,她的出道经历已经被扒了个底儿朝天。
Poppy本名叫Moriah Pereira,在纳什维尔长大,搬到洛杉矶去追求音乐事业。
小有才华的她曾发过单曲,还曾出演迪斯尼的电视剧。
后来,不知怎么遇到了一个叫Titanic Sinclair的人,也就是他现在的制作人。
Titanic曾跟女朋友Mars Argo做过一个组合,也拍过一些视频,但都没火起来,后来分手,女朋友不知去向。
有点眼熟不?Poppy根本就是在复刻当初的Mars Argo啊!
Poppy是Iphone版的Mars Argo。
但对于YouTube上的一个个点击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即使看到了,也会被划为“意义盲区”。
其实,创造一个全新人格进行表演不是什么新法子,当年大卫·鲍伊就创造了Ziggy Stardust,但那是为了传达更真实的理念。
而Poppy呢?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热衷以虚假形象示人,引发追捧。
暂时没法判断Moriah Pereira感觉如何,因为她在线下的活动中也在扮演Poppy:避谈年龄,说自己不吃东西(充电么?),热爱名气,极其强调自己的互联网属性,不遗余力地将自身塑造成一个符号。她的成功像是互联网产业和用户的共谋。
我宁愿相信这是一场大型行为艺术,跟整个互联网玩儿的行为艺术,起码说明这妹子没疯。
最后,由衷地想送她一个中国妈妈、中国姥姥和中国男朋友,提醒她快穿秋裤,再吃点儿吧,多喝热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书婷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