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么多专业活泼解读 想看不懂《一步之遥》也不行了
关键字: 一步之遥姜文姜文一步之遥一步之遥史实理解一步之遥看不懂一步之遥解读一步之遥一步之遥人物2.《贵妃醉酒》
电影出处:马走日给完颜英吹口哨用的曲子是京剧《贵妃醉酒》,而到了开车上月球的情节时,这首曲子则被当做配乐使用。
解析:《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此剧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凸显杨玉环对帝的柔情。在《一步之遥》中,硕大的月亮出现之时,正好唱到“皓月当空”,歌词里的“玉兔”等元素也出现在马走日与完颜英的对话里。
3.久石让原创
从《太阳照常升起》开始,姜文的电影就一直使用久石让的配乐
电影出处:《一步之遥》片尾字幕升起时,播放的是《让子弹飞》中久石让的原创音乐。
解析:久石让,这位与宫崎骏和北野武合作多部电影的日本著名配乐家,其实只给姜文完成了一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原创配乐,此后姜文却将同样的旋律反复用在了《让子弹飞》和这部《一步之遥》。
四、非知识性环节
脑补明星八卦
整部《一步之遥》呈现了极强的“媒介自反”属性,姜文始终通过梦呓的形式对创作者进行自嘲,以达到对一种“创作焦虑”的抒发(详见《八部半》)。也许是情节需要,也许是巧合,这种抒发不仅关于姜文自身,也延展到了片中的演员身上。
有网友认为:“油泼面”变成“王婆刀鱼面”是对演员文章现实生活中的戏剧化处理。
影片第一个场景中,文章扮演的武七向姜文扮演的马走日求助,让他在意大利女商人面前丢脸的原因是一碗“王婆刀鱼面”。有网友联想到媒体报道过的“文章耍大牌”经历——文章在杭州宣传时要求电视台准备油泼面,否则不上台录制节目。“油泼面”变成“王婆刀鱼面”,要求“有锅气”,这样的设置确实值得玩味。
好了,历史出处讲到这里,可是即使不断有人赞叹姜文的才华和艺术积淀,还是有人看不惯姜文在艺术和市场之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新观察家记者杨时旸就写了一篇毒舌点评——《死于情怀癌的姜文同志》,称姜文得了“情怀癌”,而情怀癌的最初表征就是玩电影结构。作者称姜文开始不断地在正片中加入各种黑白纪录片和伪纪录片片段营造默片年代的情愫。他根本就搞不清自己到底在拍一部贺岁商业大片还是一部艺术电影。或者,他根本就没想搞清。
好的原型故事、好的演员加盟、好的迷影点子,但最终拼在一起后为何还是差口气?这部电影证明,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导演。充满着无法放下的艺术片情结,总想教育观众的精英意识以及对故事完整性和编剧团队的失控。如今的电影观众钱多,不傻。导演是骗不来票房的。你要么好好拍故事,大家给票房,要么好好做艺术片,小圈子给口碑,这样两头瞎对付,就是no zuo no die。曾经宣称的二十亿算是飞了。
可姜文本人可不是这么看的,关于影片开头模仿《教父》的片段,姜文本人则用一种轻松调侃的语气说:“我在拍电影的时候多少保持着恶作剧的(心态),就是让人舒服,不舒服不好笑就太自虐了。”
关于怎么看懂电影这个的问题,姜文自己也早有答案。当年他接受崔永元采访的这段话,某种程度上,早已暗示了今日《一步之遥》的境遇。当时他刚拍完《让子弹飞》,票房口碑双丰收,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但他却说,把一部电影写得有起承转合,有滋有味,不难,但是想通过电影表达一点对生活或者生命的感受,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显然,《一步之遥》就是姜文口中那个“对生活或生命的感受”的电影。
(观察者网综合京华时报微信、新观察之声等消息报道)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张璐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140“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8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1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