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莉·格蕾西: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关键字: 一带一路中国英国波兰哈萨克斯坦英国美食推销者的故事
“奶油也可以,果酱也可以,要看情况,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34岁的何婷婷很有技巧地回答了享用英式下午茶时,松饼到底该先涂什么的问题。
听了这番话,我颇感欣慰,她的话让我觉得自己在人生中并没有做错太多事情。
我们坐在埃塞克斯郡的一间茶室里,这间茶室归一家高档果酱制造商所有。我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盘松软的英式松饼、一碗凝脂奶油和一小罐草莓酱。
何婷婷是中国上海人,可是她正在为我介绍传统英式下午茶。作为缇树果酱(Tiptree)的品牌大使,她也在中国顶级的酒店里面教授同样的课程。她的祖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在饮食方面,一些中国人也同样崇尚英国统治阶级的品牌和餐桌礼仪。何婷婷的工作是带领中国客户游览果园。
“果园让他们感到神清气爽,他们愿意花钱来体验英国乡间的鸟语花香。关于中国的食品来源有许多谣言,因此质量得到保障的食品会让他们感到安心。而且中国客户知道我们企业具有英国王室的供货许可,这让他们得到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游客会享受这样的英国乡村之旅。缇树从19世纪末开始出口果酱,至今还在围墙内保留着略显杂乱的花园,以及不少旧时的果园。在果酱加工厂内,熬制草莓的香气被橙皮酱制作中散发出的热浪所掩盖。再往前走,又能闻到从圣诞布丁作坊中弥漫出来的醉人香气。何婷婷说,她非常喜爱用白兰地点燃圣诞布丁的传统,并坚信自己能在中国市场卖出很多圣诞布丁。
她说:“人们都喜欢与节日相关的东西,圣诞布丁可以作为很好的圣诞礼物或者春节礼物。这很特别,甚至独一无二。中国人充满着好奇心,他们的观念非常开放。”
英国的食物在中国没什么名气。不过,在2015年前往英国的国事访问中,中国领导人在镜头前品尝了炸鱼和薯条。走在装满果酱和酸甜酱的托盘堆旁,何婷婷十分兴奋,她认为中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新派美食探险家。
“中国人读过的相关书籍和旅游过的国家越来越多,在吸纳了多元的饮食文化之后,他们会越来越乐于尝试新事物。蓝莓果酱会是他们愿意尝试的东西,还有奶酪和红浆果果冻。一开始他们还觉得味道很古怪,但现在他们觉得这味道很棒。中国人会用自己的方式把西方文化吸纳进自己的文化,这让我们感到兴奋。”
当何婷婷说到“我们”的时候,她指的是缇树公司。在英国留学多年的她已经与一位当地人订婚,如今埃塞克斯郡的果园和上海一样,在她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不过,对英国出口商来说,他们必须要面对中国远在千里之外的事实。走海运的话,往往要花去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中国。何婷婷希望丝绸之路计划带来的高铁运输能缩短通往中国市场的时间。铁路将于明年通车,届时出口商甚至能通过冷藏集装箱把英国松饼和德文郡产的凝脂奶油直接运往中国。我向她建议直接在中国生产松饼,但她拒绝了我的提议。
“那样不行,只有用英国的水和面粉才能做出有独特口感的松饼。”
几百年前曾象征着大英帝国统治地位和工业水平的铁路,如今已成为中国黄金时代的标志。以英国为起点的陆上货运班列将于今年通车,它承载着英国脱欧后市场繁荣的希望,从这条新丝绸之路的一端绵延至另一端。对此,何婷婷迫不及待地希望它能尽快通车。
“铁路的发展势必带来重大的变革,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能让我们快速到达任何地方。尤其对于像水果和蛋糕这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来说,这是个绝佳的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还为何婷婷提供了另一个的想法——是不是还可以通过中国的铁路把酸甜酱销往沿途的欧洲各国呢?
丝绸之路计划让她有机会涉足从中国到英国之间途经的所有市场。除了那些认为中国市场很难开拓、有意回避的人之外,丝绸之路计划将为所有人提供机遇。何婷婷反复告诉自己,要有策略、耐心和勇气。
“你真的需要去找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也许这会花上一到两年的时间。但是如果你不去尝试,你永远也不会得到机会。”
- 原标题:凯莉·格蕾西:新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366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54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6“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401最新闻 Hot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