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野蛮:西方人总是困惑,为什么中国不遵循文化多元主义潮流?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曹野蛮】
最近,西方媒体注意到了中国教科书插图引发的风波。尽管一些西方媒体将这一事件视为负面新闻,用于抨击中国的审查制度,但这种对中国的负面报道,这次并没有真正奏效。
我在网上看到正常人的反应基本都是同意删除的——尽管西方国家的人们看到那些报道时,一些人一开始表示赞同,认为中国又在进行社会“管制”;然而,当他们真正看到那些数学教科书上的图画后,大多数人改变了看法,因为他们也觉得有些照片真的很下流,完全不适合孩子们。
CNN的炒作
我看到一些中国人说,这些照片呈现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它们受到西方政治正确观念的影响。那么这是事实吗?政治正确在西方社会有多普遍?需要从孩子抓起吗?我想就这些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照顾他人的想法和情感;保障社会公平;不同性别、宗教和肤色不会成为被诟病的对象……如果你从这种意义上看待政治正确,我会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为什么现在西方人越来越讨厌政治正确呢?
这是因为与过去相比,西方人不仅要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处理各种合理的政治正确,而且还要面对各种日趋极端化的政治正确。
政治、体育、娱乐、音乐、艺术、书籍、教育,基本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政治正确的影响。政治正确的支持者们坚持审查或替换他们认为有争议或具有冒犯性的一切。再加上某些人群无处不在的强迫多样性和受害者心态,西方社会的共同体意识正在被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便是不同人群之间的区隔、猜忌、对抗与进一步的小圈子化。
今天西方国家孩子的成长环境与他们的父母截然不同。他们看的电影,他们读的书,甚至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都必须符合政治正确与文化多元主义的标准。
电影甚至迪斯尼童话故事,如果单纯使用白人演员,都会受到指责。甚至白雪公主,都可能由一位皮肤黝黑的拉丁裔女演员饰演。书籍也面临同样的压力。如果你认为某些话题不适合蹒跚学步的孩子,比如政治、种族主义或LGBT主题,许多文化左派人士会有不同的看法。
今天,即使是给孩子看的童书,也受到政治正确的影响。以“反种族主义宝贝”、“爸爸和爸爸”或“女权主义宝贝”等标题命名的书籍期望通过介绍女权主义、跨性别问题或警察暴力问题,向婴儿灌输文化左派的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儿童经典书籍正在被审查,所谓的落后的“冒犯性内容”正在被删除。例如,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就经历了一个变化,因为在原著中,皮皮斯的父亲被称为“黑人之王”。尽管这个词在瑞典语中没有任何冒犯的意思,但今天看来它似乎冒犯了黑人,所以必须被删除。
皮皮和她养的猴子“尼尔森先生” 图源:“今日俄罗斯”
似乎,儿童读物也需要兼顾文化多元主义。这就是为什么J.K·罗琳在写完《哈利·波特》多年后,突然开始宣布“赫敏·格兰杰是黑人”或“邓布利多教授是同性恋”。这可能是因为她试图让她的书在当今社会的潮流中显得更加摩登。
过去,童话故事旨在教给孩子们真善美的真谛,而今天儿童读物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呈现非白人、非基督徒与非异性恋角色。许多文化左翼的支持者说,白人儿童必须阅读有关非白人,尤其是黑人的故事。
孩子用来学习的教科书,也有内容禁忌。有人认为,热狗、苏打水、蛋糕和其他不健康的食物应被禁止出现在教科书中,因为它们不健康;在美国,开国元勋不应再被称为“国父”,而是被称为“制定者”,如此淡化表述中的男性主体性意识。甚至在教科书中说“爷爷”在一些人看来也是不合理的,应该称为“老年人”。
美国学生也不再了解总统山的故事,因为美洲原住民认为这座纪念碑令人反感。一些父母,特别是文化左翼政客的支持者,实际上对此没有异议,甚至会要求更多的调整。然而,这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许多家长厌倦了政治正确和文化多元主义的束缚,宁愿回到政治正确笼罩西方社会和孩子教科书之前的时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第28届上海电视节顺延至明年举办
2022-06-10 22:58 -
湖北考生传出数学试卷请枪手作答?官方:发帖人疑患精神疾病
2022-06-07 22:00 高考 -
网友发数学题求答案被疑泄露高考题,教育部考试院:已接到举报
2022-06-07 21:12 高考 -
“《红楼梦》这题真的挺难,对考生要求比较高”
2022-06-07 16:54 高考 -
1193万人创新高!“网课一代”进考场了
2022-06-07 16:13 高考 -
英国地质学家盗窃伊拉克历史遗址文物,被判15年监禁
2022-06-07 10:06 -
陕理工回应“招聘3名教师2人是领导子女”:取消资格
2022-06-06 18:04 中西教育 -
教育部:已关注到“问题教材”,已介入调查
2022-05-26 17:21 -
李强:强化阵地意识,进一步巩固扩大社会面清零攻坚成果
2022-05-05 22:10 抗疫进行时 -
我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2022-05-05 15:27 -
《云南映象》公演19年被迫解散,杨丽萍:疫情太残酷
2022-04-30 17:07 -
市监总局关注知网涉嫌垄断:正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2022-04-26 11:39 -
治理“饭圈”乱象,豆瓣鹅组等7个问题小组被停用
2022-04-14 17:32 明星那点事儿 -
中办国办:摸清国内外中华古籍资源和保存状况
2022-04-12 09:27 -
中国不缺聪明人,但民族强大靠的是偏执的守望者
2022-04-09 08:27 -
出国参展的俄罗斯艺术品被芬兰扣押,价值近3亿元
2022-04-07 11:30 乌克兰之殇 -
国家电影局: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一律暂不开放
2022-03-18 20:30 抗疫进行时 -
演员马绍信去世,曾在《大决战》中饰演林彪
2022-03-16 07:26 中国电影 -
香港武侠片宗师楚原去世,享年87岁
2022-02-22 09:27 中国电影 -
韩国申遗汉字被联合国警告?16年的老谣言了
2022-02-18 17:54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