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扎菲身后5年的利比亚:从平静祥和到趋于崩溃
关键字: 卡扎菲利比亚内战阿拉伯之冬2011年10月20日,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的强权人物穆阿迈尔·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一处水泥管道内被民兵抓获并遭到枪杀。彼时,利比亚民众走上街头欢庆“革命”胜利,西方国家领导人称赞利比亚人民选择自由、民主,并承诺给与支持和帮助。
5年后的今天,利比亚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段子:“卡扎菲死后的利比亚,我们以为会变成迪拜(象征开放、富庶和现代化),没想到成了索马里。”多名利比亚人对记者说,绝大多数利比亚人都在怀念卡扎菲时代,至少当时他们拥有安全、稳定和相对富庶的生活。
持续内战使国家面临分裂危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举步维艰。如今的利比亚已像一列失控的火车,似乎在不可逆转地滑向深渊。
怀念往日稳定生活 悔恨盲从为时已晚
为法新社工作的利比亚籍摄影师穆罕默德·图尔基对本报记者说:“现在普通老百姓对上街游行示威早已厌倦,他们不愿再谈论什么‘革命’‘自由’‘民主’,只求能吃饱穿暖,过几天安稳日子。虽然大家嘴上不明说,但都心照不宣,谁不怀念5年前呢?至少那时候大家都衣食无忧,社会治安有保障。”
内战前风景优美的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哈立德·特瓦提是一名36岁的公务员和4个孩子的父亲,他说:“革命之前的日子比现在好多了,那时候政府给我的家庭发放补贴,满足我们一家6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根本不是问题,而现在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我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
伊斯坎德尔·塔拉贝尔斯今年45岁,是一名电脑程序设计员。他告诉记者:“2011年之前,政府对我们生活的基本需求都提供有力保障,包括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和生活物资补贴。但现在,我不得不想尽办法去获得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我母亲是糖尿病患者,过去她在医院可以免费接受胰岛素治疗,但现在我们只能去私营药店高价购买胰岛素。我儿子今年1岁,现在他需要注射的疫苗也很难弄到,政府供应十分有限,我现在很担心他是否能及时注射疫苗,健康地成长。”
各派斗争互相倾轧 国家面临分裂危机
卡扎菲时代,中央政府主管外交、军事和涉及国家经济民生等重大事项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各级政府和市政委员会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和社会保障,这套系统相对稳定有效地运转了数十年。
5年后,利比亚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不同政治派别和武装团伙的利益冲突以及“伊斯兰国”组织的渗透,使利比亚国土上出现了“四个政府”并存的局面,包括位于东部城市图卜鲁格、由国民代表大会支持的东部政府,位于首都的黎波里、由宗教势力支持的救国政府,联合国主导下成立的民族团结政府,以及位于德尔纳的“伊斯兰国”组织的所谓“政府”。
其中,在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联利支助团)主导下成立的、国际社会承认的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有名无实,缺乏施政基础和民意支持而举步维艰。
代表世俗势力的东部和代表宗教势力的西部这两个政府背后是长期积累的深刻矛盾和利益冲突。当地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内战持续下去,国家分裂将不可避免,未来利比亚可能按照地缘和文化分裂成西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亚、东部昔兰尼加和南部费赞三个国家。
卡扎菲死后,利比亚国内各派系政治平衡被打破
石油产量严重下滑 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利比亚是非洲石油探明储量最多的国家,石油是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95%以上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5年来,随着局势剧变,内战冲突愈演愈烈,石油产量随之下滑。目前该国石油的日产量只有35万桶,不到卡扎菲时代的1/4。
内战持续和“伊斯兰国”组织等极端势力的侵入使该国原油基础设施和港口遭到破坏。而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组织独立武装人员控制产油区,不听从东西政府号令,俨然成为“国中之国”,石油收入无法得到合理分配。
- 原标题:卡扎菲身后5年的利比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评论 56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评论 216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评论 96特朗普威胁日本:被宠坏了,贸易协议要告吹 评论 148最新闻 Hot
-
又闹翻了!特朗普喊话马斯克:补贴你拿的最多,DOGE应该查查
-
“特朗普都没见到,你就往中国跑?”,澳总理黑脸…
-
“在中国果断反制时,欧洲在为美国买单”
-
佩通坦被停职,泰国副总理出任看守总理
-
中国披露新型“石墨炸弹”?“可致目标区全面断电”
-
加拿大“怂”了,欧盟也要让步?
-
特朗普开炮:如果没有补贴,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回应带头下馆子: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张表,再怼美联储
-
俄方宣称完全占领卢甘斯克州
-
贬值超10%,美元今年开局表现创52年来最差
-
水均益晒新身份证,辟谣移民
-
伊朗警告乌克兰:这么做,将产生严重后果
-
立菲防长沆瀣一气:我们都有个“敌对邻居”
-
“稀土禁令让全球面临抉择:买中国的,不然没得用”
-
小布什、奥巴马罕见联手谴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