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先红:当信访遭遇“精神病”
关键字: 信访制度国家能力社会边缘群体精神病人基层治理村庄行政工作组通过走访村组干部和当事人,掌握了基本事实,要求刘艳兰联系当时主持两家协商的包工头张学习前来询问对质,但包工头张学习不愿出面作证。随后,工作组以刘艳兰诉求“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有违常理”为由不予支持。刘艳兰自然不满意这一处理结果,继续到市、区和西江办上访。西江办事处只得继续组织两家调解。2011年1月20日,双方就该纠纷达成协议,要求:1、甲方(郭某)最迟在十五年内翻修房屋,在翻修时应该往西边后退50公分留出滴水,平时下雨天时尽量不让雨水流入乙方院内。目前维持房屋现状;2、乙方(刘艳兰)在签订协议后,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就双方宅基地纠纷向上级信访部门反映甲方侵占乙方宅基地。
为了确保刘艳兰不再因该纠纷上访,西江办事处以特困救助的名义补偿刘艳兰2000元,并于当天与刘艳兰签订了另一份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为:
协议书
甲方:C区西江办事处
乙方:张寨组刘艳兰、沈云天夫妇
几年来,乙方刘艳兰借口与邻居赵右侠宅基地纠纷一事,多次赴市、省、京越级上访,诉赵右侠院墙侵占公用道路、主房占用乙方宅基地。甲方经过深入调查取证之后,现已将赵右侠占用公用道路的院墙依法拆除。至于主房占用乙方宅基地一事,经过多次走访调查,乙方诉求证据不足,事实不清,不予支持。但考虑到乙方的实际困难,就乙方诉邻居赵右侠侵占宅基地一事,甲方给乙方提供经济补偿贰仟元整。乙方接到该补偿后,要做到停访息诉,不得以任何形式就此信访件向甲方或上级信访部门进行纠缠。
此协议一式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2011年1月20日
话说回来,这一份份白纸黑字的协议书并未能阻挡刘艳兰继续上访的步伐。刘艳兰家在公共道路上种植的杨树被铲除之后,她又在原地种上蒜苗,而郭某家也在原地用砖头重新垒起一堵临时的墙。刘艳兰继续上访。
2011年8月26日,C区信访局就刘艳兰的信访事项举行评议化解会。西江办事处和Z村作为甲方,刘艳兰一家作为乙方。刘艳兰之子也出席了评议会。最终,参加评议会的20名评议员投票表决,有19人赞同西江办事处和Z村对刘艳兰信访事项的处理办法,满意率为95%。随后,刘艳兰申请对她的信访事项进行复查,C区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维持了西江办事处的处理意见。2011年11月9日,C区信访局将刘艳兰的信访事项材料上报到K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委员会。该委员会维持了C区人民政府对刘艳兰信访事项的复查意见,并同时对刘艳兰的信访事项出具终结证明。此后,若刘艳兰仍然以同一信访事项继续上访,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与协议书一样,信访事项终结裁定书也无法阻挡刘艳兰的上访步伐。此后,刘艳兰如往常一样继续上访。政府部门也不可能“不再受理”。
2011年12月16日,西江办副主任龙光岩会同村组干部再次组织刘艳兰和郭某两家进行调解。调解决定,郭某家将占用公共道路的围墙推倒,刘艳兰家将公共道路上的蒜苗铲除。两家还分别写下了保证书。
此事过后不久,刘艳兰又在公共道路上种植芝麻等作物,而郭某家也重新垒起了院墙。如之前一样,刘艳兰继续上访。2012年8月2日,西江办事处龙光岩副主任等人到刘艳兰家,将她种植在公共道路上的芝麻铲除。2012年9月3日,刘艳兰、郭某两家同时到办事处上访,要求办事处调处宅基地纠纷。郭功勋主任承诺改天和副主任龙光岩一同到现场调处。当天下午2:00,刘艳兰又来到办事处,要求办事处处理宅基地纠纷,要求把赵右侠家宅基地西边的点从西往东照过去,两家照齐之后,撇下的宅基地都归公。
2012年9月10日,刘艳兰赴北京上访,反映她家与郭某家的宅基地纠纷,以及诉说西江办事处不作为。2012年9月24日上午9:30,刘艳兰又到市委门口非正常上访,龙光岩打电话将她劝返。当天下午2:30,刘艳兰来到办事处,要求“宅基地后面空出的地方归公,宅基地往前赶,占到南边路”。如不行,要求郭某家补偿1万元给她家。龙光岩劝她维持宅基地现状,因为“向阳房屋是拧着盖的,从房后量宅基地势必会形成棺材形状,棺材宅子会伤到人丁兴旺,会破财”。龙光岩还劝其联系在新疆承包土地的李坤万去新疆摘棉花。此后,刘艳兰又多次上访要求政府强行拆除郭某家的房屋、对郭家超生进行处罚以及给其长子沈建设办理二胎准生证。西江办事处又多次出面调解。
2012年12月12日上午,刘艳兰到区信访局,要求见区委书记王光林,反映她家跟郭某家宅基地纠纷一事。西江办事处副主任龙光岩、信访干事刘战胜以及Z村支书赵先锋前往信访局将刘艳兰劝返,并承诺重新丈量宅基地。
郭某家眼见刘艳兰通过上访不断获得利益,她们也踏上了上访之路,为自己在纠纷调解中赢得有利地位。2010年8月15日,即两家的违章建筑被依法强行拆除不久,郭某之子赵右侠到市信访局上访反映他家跟刘艳兰宅基地纠纷达成协议但刘艳兰反悔不执行,给他家生活造成影响,要求制止刘艳兰的违法行为,督促其履行相关协议。随后,郭某数次到西江办事处上访反映两家宅基地纠纷问题。
2012年5月7日,郭某又到西江办事处上访,反映刘艳兰一家未将占用的菜地铲除,没有执行之前签订的协议。就在同一天,刘艳兰也到办事处上访,辩称自家的菜地并没有侵占公共道路。
2014年3月16日,河南安阳一行人从写有信访等字样的宣传标语前经过。(@视觉中国)
2012年9月24日上午8:00,郭某到办事处询问9月21日下午龙光岩一行四人为何到张寨组查看刘艳兰的宅基地,是否支持刘艳兰的无理要求。办事处接访领导龙光岩跟郭某做了解释:“信访部门就是为群众解决问题的,群众来访,我们受理。到现场察看是我们的职责,否则就是失职。你没必要这么敏感。我们去察看没通知你,是因为目前不关你的事,你应该好好听招呼,配合政府,积极把你两人的信访件案结事了,停访息诉,好好过日子。”2012年11月4日,郭某到西江办事处上访,声称如果乡政府(西江办事处以前称为北郊乡)不制止刘艳兰家占路,她就到市委反映乡政府不作为。
两家的宅基地纠纷持续了多年。2013年1月8日,办事处又将刘艳兰、郭某两人召来进行调解,最终无果。2013年1月底,龙光岩调任华耀城办事处纪检副书记之后,西江办事处党委副书记陈列洪接手了刘艳兰的信访案件。2013年2月1日,陈列洪等人再次来到刘艳兰家进行实地查看,并要求刘艳兰通知当年两家建房时的中间调解人张学习之后确定时间再行协商。
刘艳兰多次反悔,也引发郭某一家效仿,对一些协议拒不执行。最终,双方签订协议不计其数,但都丧失效力。
四
除了反映与邻居的各种矛盾纠纷之外,刘艳兰还屡屡上访要求政府给其提供低保、救助,解决生活难题。
2008年7月26日,刘艳兰到区信访局上访,反映她儿子沈建设退伍后开店经营,要求享受退伍兵优惠政策。由于当年沈建设是按农村兵入伍的,而截至2008年各级政府都未出台有关农村退伍士兵的优惠政策,所以西江办事处无法为刘艳兰之子沈建设提供优惠服务。但为了缓和刘艳兰的情绪,办事处承诺为她办理低保。2008年8月8日,刘艳兰在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上签字“对处理意见满意”。
2012年3月14日,刘艳兰到办事处上访要求更改她丈夫沈云天的年龄,并让她丈夫从当年开始享受新农保政策。办事处的答复是:更改年龄属于公安机关管辖事务范畴,由刘艳兰提供必要手续依法去公安机关办理。
2012年3月26日,刘艳兰夫妇到西江办事处上访,要求政府给予精神残疾补偿。党委书记王林宝和主任郭功勋再次接待了刘艳兰。2012年4月20日,刘艳兰再到办事处,要求给她办理信访救助,王林宝书记要求刘艳兰签订停访息诉承诺书后按程序办理。刘艳兰提出要求:精神赔偿一刀切,政府给我多少都中,保证我最低生活保障;沈云天两个儿子,60岁以后应享受双女户计生补贴。
2012年5月4日,刘艳兰到K市委门口非正常上访,要求政府更改她丈夫沈云天的年龄,以便提前领取新农保资金。办事处立即派人将刘艳兰接回,并商量更改沈云天的年龄事宜。5月8日,刘艳兰又找到办事处副主任李峰,要求为她长子沈建设办理二胎准生证。2012年10月1日,刘艳兰到西江办事处上访时除了反映宅基地问题外,又再次要求办事组为其子沈建设办理二胎生育证。但办事处认为“按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办理二胎准生证需要头孩四周岁以上,女方28周岁以上,头胎是女孩,沈建设明显不符合条件”。
刘艳兰还曾提出要求政府赔偿其多年来上访等各种问题给她带来的损失,具体如下:
2001年分自留地续地损失我们夫妻每人六年不正(挣)钱,看病占四年,杨树120棵损失,葡萄苗300棵,每棵4元,管理一年零三个月,高价又卖100元。(50X30)X(360X12)+药费=1500X4320+药费=6480000=药费,药费每天按20元,看四年(20X30)X(12X4)=600X48=28800元。一亩葡萄苗300棵每棵4元,管理一年零三个月高价100元,120棵杨树平均每棵100元,管理费每天10元,杨树120乘100加葡萄X300(120X100)+(4X300)=16900。三相(项)加成648000+28800+16900=6525700元。四年打管(官)司,从2006年9月28日开始到现在风雨来,冻里去,每天按20元,药费车费7次,每次150元(20X30)X35月+药+车费+150=22550元,总数6525700+22550=6548250元(陆佰伍拾肆萬捌仟贰佰伍拾圆整)。
刘艳兰为了孩子上学,沈云天没有学费,条件交乡处理,应该有乡政府负担,有土地犯罪,有孩子犯国策,《夫妻只要生一胎》毛泽东说的。
二00九年四月十五日
2012年10月14日,刘艳兰再到西江办事处上访,声称如果信访救助金不到位,她将到北京长驻,并再次要求给其儿媳办理二胎指标。办事处副主任龙光岩承诺信访救助金在本月当场给其到位。至于办理二胎指标之事,由刘艳兰准备相关材料到计生办依程序申请。事实上,刘艳兰的信访救助金早在2012年6月份就已经获得区里批准,刘艳兰也领取了几个月的信访救助金。但是,因为刘艳兰获得救助之后继续上访,西江办事处以此为由拒绝继续救助她。刘艳兰则以赴京上访作为武器相威胁。最终,办事处不得不妥协,继续给她支付救助金。
2012年4月,刘艳兰写下了停访息诉决心书:
决心书
我叫刘艳兰,住河南省K市C区西江办事处Z村张寨居民。现年56岁,汉,女,出生于1957年X月X日。联系电话XXX。
条件到止(此)结束,一切事件赔偿费,要有一个完结。
一、说明要求,每月按6百元,存到卡上,到死亡为止。我艳兰保定不去北京上访,违犯了严历(厉)处分。
二、因为现在年青(轻),全身残病,上有老下有小,有几代人,身体不能劳动,有冠心病胃病,心胀(脏)血液(压)高,现在吃饭,碗就不能用,经长(常)不能断吃药,到了晚年,我艳兰怎样生活,怎样渡(度)晚年。
致止
2012年4月20日
草 刘艳兰
2012年6月6日,C区信访工作领导组讨论了关于刘艳兰信访救助事宜并予以通过。为了防止西江办事处“变卦”,刘艳兰还写了一份证明,并且在上面记录了每个月领取的信访救助基金的日期和数额,具体内容如下:
西江办事处Z村张寨组刘艳兰上访多年的条件,2012年5月6日(阴历4月16日)到时(此)结束。和谐社会,和谐处理法,于(与)西江办事处迁定(签订)协议,5年认一期,处理20000元款和沈云天身份证更正3年、人老保险每月60元,总合计是23000元,5年办理,以后在(再)定期现(限),刘艳兰宗(终)身死亡未(为)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236“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51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2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