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价“惯犯”广汽丰田
【导读】 广汽丰田的加价行为,处处都透着惯犯的奸诈。
(文/张家栋、娄兵 编辑/娄兵)赛那的正式上市,让广汽丰田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除了产品热销引起的效应之外,其经销商整齐划一的“加价”行为才是更有力的那只推手。
“加价”提车,是曾经中国汽车市场中的较为常见的乱象之一。后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步入存量竞争新常态,除了车市成熟、竞争充分、消费者理性等产业生态作用之外,相关法规的完善等,也使得汽车买卖环节中的“加价”行为越来越不被市场所容忍和接受。
尽管“加价”销售以更隐蔽的方式在买卖过程中依然存在,但赛那和广汽丰田的行为在当下有些过火。
走进任何一家广汽丰田的经销商,“加价6~8万”成为了所有销售顾问“善意”提醒消费者的标准答案。“加价能提前提车,不加价就排队等候,之前的盲定客户要么加价,要么一直等。”而在广汽丰田的官方APP中,一些隐晦的信息也表明,这家车企主观层面对加价行为的默许和支持。
赛那和广汽丰田的“加价”,几乎将所有坏的一面都演绎到了极致。而最终的结局,便是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三方受损。
被广汽丰田当猴耍的L先生
L先生是较早盲定(新车没有上市,售价没出来之前订车)的赛那拥趸之一。赛那官宣上市后的第二天,他便接到了销售顾问打来的电话。
“销售顾问在电话那头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意思就是想要顺利提车,必须加价。否则就无限期等待下去,或者他们申请返还定金。”面对这个问题,L先生表示有些不接受。
“我之所以敢于选择盲定,首先是肯定广汽丰田这个品牌,其次是对赛那国产后的产品预期有相当的信心。归根结底,是对赛那和广汽丰田的信任。毕竟是老合资车企,赛那也是非常成熟的产品。但厂家和经销商这种加价和对预定客户的做法,让我很难接受。起码,让我这种比较忠诚的用户感受到了满满的恶意。‘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厂家产品热销,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价格调整可以理解,但前提是要尊重资源原则,要遵守契约精神吧?”
“现在他们的做法就是消费者必须要被动接受,虽然盲定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提车时间,但盲定客户是不是最早下定的消费群体?新车上市之后,交车是不是要有个先来后到?个体消费者到现在,其实在整个买车过程中依然是弱势的一方,合同都是他们提供的,规则都是他们定的,消费者待宰羔羊的本质其实一直没变,尤其是面对加价等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受就特别强烈。”
“厂家难道不应该优先保证已经下定的用户利益吗?加价行为不能从盲定客户这里一刀切。你想加价,应该和后面的客户去协商,我们已经下定的,就应该根据厂商指导价,按照订单顺序交车,最起码,加价幅度多少应该收窄一点嘛。但现在经销商的做法就是按拍卖的方式,不分先来后到,只要给钱,就能插队。完全没有契约精神可言。那么我也想反问,不同意加价购车的盲定客户,即使经销商全额返回定金,客户是不是也有时间和财务成本损失?这个事件中消费者是否是无过错方?损失为什么让消费者来承担?这不就是店大欺客么?个体的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太过渺小了,经销商都称得上是巨人,更何况是广汽丰田这种级别的企业。”
“所以我的选择就是吃苍蝇,退定金。不过我还是想说,商家可以把消费者当羊薅,但是不能当猴耍。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下,对一名消费者而言,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共犯的算盘
所谓“车辆加价销售行为”,是指针对部分紧俏车型,经销商在厂家公布的指导价外,要求消费者再支付额外费用以提前提车。这看似是一种市场行为,但实则打破了市场运作的基本前提:公平。
“广汽丰田经销商的所作所为,有明显失当的地方。”某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向观察者网表示:“通过加价的方式令部分消费者‘插队加塞儿’,事实上有涉嫌收受商业贿赂的嫌疑,其次,通过强迫消费者购买装饰、搭售保险、强制贴膜等方式来变相加价,构成事实上的强买强卖,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此外,如果区域内经销商形成价格联盟,统一加价,还涉嫌价格垄断、操纵市场。”
2017年7月,商务部正式实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其中关于禁止汽车加价销售作出了明确规定: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适当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两年之后,奔驰成为了第一家被以相关条例处罚的厂商,2019年9月,在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的发酵下,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由于“对外包活动管理存在严重不足”的原因,被北京银保监局处以80万元的行政处罚。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还强调,汽车行业要以事件中所暴露出的捆绑销售、强制消费、价外加价等问题为戒。任何汽车销售企业收取任何名义的费用,都必须严格遵守《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确保事先明码标价、消费者自主选择、提供质价相符的真实商品或服务,不得违规收取费用;不得巧立名目,误导消费者;禁止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搭售、虚假宣传、诱导式交易等。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车企和经销商都通过对规则的了解和买卖中的强势地位,想方设法地避免了相关风险。
尤其是广汽丰田,对这样的操作更是信手拈来,经验丰富。同为广汽丰田门下的汉兰达便是中国汽车市场“加价销售”的常青树。
行业分析师向观察者网表示:“广汽丰田与其经销商是近十年来‘加价’销售最大的获益者。他们之间可以说有着非常高的默契度,其实,车企对经销商是有一定的监管权的,并不是一般消费者看到的‘加盟性质’。如厂家会要求经销商维持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防止跨区域串货等现象。同样的逻辑,对于厂家肆意加价的行为,厂家一样有责任监督和管理。不能说厂家降价的时候出击处罚,严重加价的时候便放任自由。其实,还是彼此之间是利益共同体,对利益的追求太过疯狂。”
从第四代汉兰达开始,广汽丰田的线上APP便仅支持预定车辆的操作,关于具体提车时间与成交价格的权利,则是以一项“附加条款”的方式,被交还到了经销商手中。所以,从最终的市场结果来看,丰田的加价问题不仅没有随着丰田的营收能力提升而改善,反而在经销商与厂商被利益打动之后,显得变本加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车市周观察丨内外压力骤增,车企这个冬天不好过
2021-11-09 18:49 汽车工业 -
第二款车发布,高合汽车的神秘感依旧未改
2021-11-09 15:29 汽车工业 -
“中国心”2021年度十佳发动机揭晓,自主混动技术表现亮眼
2021-11-08 23:39 汽车工业 -
东风汽车确定退出东风悦达起亚
2021-11-05 19:16 汽车工业 -
全新奇骏上市便陨落,结局早已注定
2021-11-05 16:53 汽车工业 -
R汽车变身飞凡,任重道远
2021-11-05 12:56 汽车工业 -
只因全系搭载三缸机,东风日产全新奇骏销量暴跌八成
2021-11-05 10:20 汽车工业 -
广汽丰田赛那上市三天,经销商明目张胆违规
2021-11-04 13:17 汽车工业 -
刚刚开始交付的极氪001又因天窗问题引起车主不满
2021-11-03 12:57 汽车工业 -
长城公布前三季度财报,营收908亿元,同比增长46%
2021-11-03 11:52 汽车工业 -
“烧光84亿造不出车”的拜腾,被申请破产清算
2021-11-02 19:16 汽车工业 -
拓展混动路线,吉利全新五年计划公布
2021-11-02 10:04 汽车工业 -
观驾丨“海洋”是比亚迪的纯电动归宿吗?
2021-11-02 10:04 汽车工业 -
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
2021-11-02 09:16 新能源汽车 -
年销40万:红旗无法完成的任务
2021-11-01 08:53 汽车工业 -
独立运营,R品牌更名为飞凡汽车
2021-10-29 20:21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9月自主SUV:“神车”光环消散,一线混战时代开启
2021-10-27 14:42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9月合资SUV:途观L持续回暖,奇骏暴跌82.5%
2021-10-27 11:40 汽车工业 -
威马M7正式亮相,沈晖坚持聚焦主流市场
2021-10-26 19:05 汽车工业 -
车市月观察丨9月合资轿车:注定的全线下滑,英朗意外登顶
2021-10-26 17:31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三天出访,两份《声明》,什么信号? 评论 33西班牙首相下周访华?外交部回应 评论 133“若你不喜欢中国方案,那你的呢?”没说完就被拖走… 评论 267商务部:美方应尽早取消对华加征“301”关税 评论 137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评论 273最新闻 Hot
-
“若你不喜欢中国方案,那你的呢?”没说完就被拖走…
-
潘长江否认“全家移民美国”:这是我的根,我哪都不去
-
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
“紧急威胁!”致命病菌在美感染激增,近半数病患90天内死亡
-
洪都拉斯外长访华商讨建交?中方回应
-
他急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当有份量,美国却甚至不在台面上
-
耶伦再表态:不考虑对美国所有银行存款提供“一揽子保险”
-
“鼓吹澳对华开战之人,犹如冲向风车的堂吉诃德”
-
ChatGPT被曝有隐私漏洞,OpenAI创始人证实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细则公布
-
“中国这么对俄罗斯,我不信”
-
英国调查军方在阿滥杀事件,声称“须恢复军队和国家声誉”
-
银行危机本可避免?英国央行:早警告过美国监管方
-
“不止瑞信,瑞士本身也岌岌可危”
-
“又新学什么中文了?”俄石油公司总裁:元,好多元!
-
谁炮制了“亲乌集团”?赫什点名C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