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战卫国成惩罚”?乌军“逃兵”数量创纪录,或占现役人数近六成
【文/观察者网 杨蓉】
乌克兰军队“逃兵”现象加剧,不仅乌检察机关立案数量创下纪录,还有乌议员估计,弃离职守人数可能高达20万,占现役35万人的近六成,引发外媒关注。对此,乌总理什梅加尔提出,将率先将有逃税前科者征召入伍,但遭质疑此举将参战卫国等同于惩罚。
据英国《金融时报》12月1日报道,仅在今年前10个月,乌检察机关就对约6万起士兵弃离职守的行为立案调查,几乎是冲突爆发前两年立案总数的两倍。
报道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案例发生在10月下旬,当时乌军第123旅的数百名步兵弃守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武赫莱达尔(Vuhledar,俄称乌格列达尔)小镇,回到家乡所在的尼古拉耶夫。回乡后,有些士兵罕见举行公开抗议,要求军方提供更多的武器和训练。
一名来自乌军第123旅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军官说:“我们到达武赫莱达尔时只有自动步枪。原本说有150辆坦克,结果只有20辆……而且没有任何支援。”
他还告诉《金融时报》,在过去近三年间,他的部队从未进行过一次轮换。在轮换期间,部队人员通常有四周的时间返回基地休息、与新兵一起训练、修理损坏的装备等。
在这名军官看来,武赫莱达尔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被摧毁,根本没有理由让士兵冒险去守卫它。“他X的没有人需要武赫莱达尔。”他爆粗口道,“他们没时间康复和休整,只是在送死。”
乌克兰地方政府部门表示,一些来自123旅的逃兵已经返回前线,另一些则藏匿起来,还有一些处于审前拘留中。如果罪名成立,这些擅离职守的士兵将面临长达12年的监禁。
针对前述军官的发言,乌军第123旅的发言人并未回应置评请求。不过,报道说,来自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和扎波罗热州的数十名士兵也赞同这名军官的观点,他们表示自己感到疲惫、沮丧,并已经出现精神健康问题。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23日,乌克兰基辅,俄乌冲突持续,平民身穿军装参加由乌克兰第三独立突击旅士兵组织的军事训练 视觉中国
据悉,尽管乌武装部队人员规模达到约100万,但前线现役人员只有约35万人。乌克兰总参谋部的一名官员说,大部分弃离职守者都是对长期服役感到疲惫不堪的战斗人员,包括步兵和突击兵。美联社11月29日引述一名熟悉军务的议员的估计称,逃兵数可能高达20万人。
报道称,除了像乌军第123旅那样的情况,还有些乌军事人员借被派往盟国海外训练营的机会逃离兵役。目前,入伍适龄男性被禁止离开乌克兰,但据一名匿名波兰安全官员透露,波兰平均每月约有12名乌军事人员从军事训练中逃走。
鉴于弃离职守、逃离兵役者人数众多,乌执法部门已经几乎无法控制局面。为此,乌计划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招募约16万名新兵,但也面临动员困境。报道提到,因几次被曝出暴力抓人、收受贿赂、开具虚假豁免等问题,乌征兵部门已经声誉极差。
对此,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近日表示,将停止强制征兵,特别是“巴士化”(busification)征兵,即征兵人员将未登记的男性从街头强行拖上大巴车。他承诺,将让服役适龄男性自行选择旅队和工作岗位。11月21日,乌最高拉达(议会)投票放宽对逃兵的惩罚规则,允许初犯者在重返部队后免受逃兵指控。
此外,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本月宣布,未缴纳税款者将成为首批接到征兵通知的对象。然而,这一说法在乌国内遭遇反弹。《金融时报》称,乌军士兵认为,这一消息暗示,保卫祖国的责任成了一种惩罚。
而在一些士兵的眼中,许多乌克兰民众已经开始不在意仍在进行中的战事,忘记了军队为了保障其安全所做出的牺牲。
乌军现役军队驾驶员博赫丹(Bohdan)说,他不介意平民享受生活,只要军队“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然而“我们却总是在乞求——乞求无人机、夜视镜、修理车的钱”。博赫丹去年在战场上失去一条手臂。“他们忘了,是因为有了武装部队,第聂伯才得以在周六呼吸。”他说。
尚不清楚乌军的新一轮动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填补现有的空缺。美国、英国都正呼吁乌克兰下调征兵年龄下限至18岁。本周早些时候,拜登政府一名不具名高级官员说,乌克兰当前动员或训练的士兵数量不足以弥补战场上的兵力损失,也跟不上俄军士兵扩充速度,这对乌克兰构成“生存”威胁。
按照乌议会国家安全、国防和情报委员会成员瓦季姆·伊夫琴科的说法,只有大约20%的逃兵会选择归队。而考虑到俄军在东线的迅速推进,《金融时报》援引分析师警告称,乌克兰失去的领土可能短期内很难再夺回。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的计算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已占领2700平方公里土地,而去年只有465平方公里。ISW的分析认为,俄罗斯的攻势受益于某些地区的平坦地形,同时乌克兰防线的薄弱也是一个因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俄乌冲突- 责任编辑: 杨蓉 
-
他三问美国:谁能审判以色列?
2024-12-01 22:36 巴以恩仇录 -
上任当天,他俩突访基辅
2024-12-01 22:14 乌克兰之殇 -
为了打入特朗普圈子,他们拼了…
2024-12-01 21:0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澳总理:愿意跟马斯克聊聊这个
2024-12-01 16:31 -
格鲁吉亚总理:熟悉的一幕又来了
2024-12-01 14:25 欧洲乱局 -
普京签了,“2025年俄罗斯支出将超41万亿卢布”
2024-12-01 14:09 俄罗斯之声 -
突访海湖庄园,特鲁多跟特朗普聊了3小时后承诺...
2024-12-01 11: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民进党当局第一时间表示感谢”,国台办回应
2024-12-01 11:13 中美关系 -
中方:严厉谴责,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2024-12-01 11:11 中美关系 -
八年来首次!俄军出动,阿萨德表态
2024-12-01 10:10 叙利亚内战 -
特朗普最新提名,“重磅炸弹”
2024-12-01 10:05 美国政治 -
特朗普威胁金砖:不要想着取代美元,否则…
2024-12-01 08: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宣布提名自己的亲家担任…
2024-12-01 07:57 美国政治 -
德国:确认两名破坏“北溪”管道的人员
2024-12-01 07:08 德意志 -
“沙特放弃了,但美国仍紧盯中国”
2024-11-30 23:25 巴以恩仇录 -
“日本正考虑推进简化中国公民赴日签证手续”
2024-11-30 23:05 日本 -
王毅会见土库曼斯坦副总理兼外长:愿加快中医药中心建设
2024-11-30 23:05 -
王毅会见吉尔吉斯斯坦外长: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在即
2024-11-30 23:00 -
涉及中美,欧洲出现“重大转变”
2024-11-30 22:16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最后一刻,拜登对中国电商下手” 评论 98他还在“操心”:新政府听我句劝 评论 98“相比中国,美国已经太晚了” 评论 1579比0,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维持TikTok禁令 评论 406“中美网民联手,完成了对美政府的欢乐嘲弄” 评论 284最新闻 Hot
-
“最后一刻,拜登对中国电商下手”
-
“在新兴市场,没有一款美国制造的电车能与中国车抗衡”
-
“通话过后,中美之间这两件大事将被尽快推动”
-
“怒目而视”,特朗普团队回应了
-
美媒炒作:面对现实吧,美国已把军事供应链外包给了中国
-
伊朗最高法院发生枪击:2名法官死亡,枪手自杀
-
“特朗普政治手腕让人惊叹,当时要禁TikTok的就是他”
-
9比0,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维持TikTok禁令
-
“TikTok让台湾年轻人快放弃对抗大陆了”
-
“相比中国,美国已经太晚了”
-
特朗普:外面太冷,就职典礼将在室内举行
-
铜仁五任政府主官被查,皮贵怀现身说法“至少送十万才能获提拔”
-
“中美网民联手,完成了对美政府的欢乐嘲弄”
-
美媒警觉:中国此举越来越像美国了,不能坐视不管
-
“这个国务卿当不久”
-
46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安全内阁终于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