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安全事务国务大臣:希望成立全新AI情报部门
-
周弋博冲冲冲!
最后更新: 2023-03-31 13:28:09【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当地时间3月29日,英国安全事务国务大臣汤姆·图根哈特在《每日电讯报》独家撰文称,他希望英国能设立一个专注于“开源情报”(OSINT)的全新情报机构。
根据图根哈特的计划,这一机构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分析公开来源的信息,用以协助该国更传统情报机构——英国国家安全局(通称“军情五处”,MI5)和秘密情报局(通称“军情六处”,MI6)。
《每日电讯报》报道截图
在29日的这篇文章中,图根哈特表示,人工智能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可以被用于帮助情报人员并识别英国的敌人所造成的威胁。
“如果你看看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所做的事情就明白了,我们向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以及英国人公开了许多情报,以解释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图根哈特在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称,“(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认为俄罗斯集结军队的说法是可信的,为什么俄罗斯对乌克兰造成了威胁,以及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我们需要找到方法,向需要了解情况的人指出世界上真正发生了什么。”图根哈特认为,“传统的情报活动仍将揭露我们敌人的计划……我们仍然需要去听去观察他们想藏在何处”。
不过,图根哈特也警告称,在过去10年里,“情报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促使英国情报机构去寻找识别和消除外国威胁的新方法,而拟新设的机构将为现有的信息收集方法增加“丰富性和细节”。
据图根哈特介绍,这一部门还将用于打击所谓“虚假信息”的传播者,“我们看到,有人企图分裂我们,散布虚假信息,在我们的社区散布谎言,破坏了我们的安全。”
“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渠道观察到了这一点,我们意识到一些社交媒体渠道将控制权交给了外国,这些国家理论上可以利用它来推动分裂或其他有问题的运动,试图使我们分裂。”
英国安全事务国务大臣汤姆·图根哈特 图源:《每日电讯报》
据报道,图根哈特还否认了关于“人工智能被用于收集英国公众情报”的说法,坚称该技术只会用以收集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信息。
“这不是一个政府要收集人们发布的一切信息的问题,而是一个去试图了解已存在(信息)的问题。”图根哈特说,“大多数情报都与形成某个观点有关,而在民主国家,该过程必须公开进行。”
根据他的设想,新部门可以效仿荷兰新闻调查机构“啤令貓”(Bellingcat)的工作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啤令貓”创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事实核查和公开来源情报收集分析等工作。该机构的首个调查对象就是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坠机事件。
2014年7月17日,原定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MH17航班客机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地区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196名荷兰人。
《每日电讯报》指出,“啤令貓”通过分析公开信息,发现乌克兰东部的一支武装部队用“山毛榉”防空导弹击毁了MH17。在分析过程中,该机构追踪了各种车队以及“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的照片。
“他们(啤令猫)通过公开信息做到了这一点,我认为这说明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图根哈特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审视英国如何能够向我们的盟友和伙伴提供支持,并为我们的国家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据报道,新部门的规模和预算尚未确定,相关计划拟定于5月提交给苏纳克审查。
此前,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曾表示,将从政府预算从拨出3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97.7亿元)用于资助科研产业,使英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为中美关系加护栏这事,拜登政府尚未成功”
2023-03-31 11:36 中美关系 -
北约秘书长:仍要7月前拉瑞典入伙;瑞外长:我不确定……
2023-03-31 11:07 俄罗斯之声 -
“我深信中欧不必对抗”
2023-03-31 10:57 博鳌论坛 -
雅万高铁全线轨道铺设完成,中方主动向印尼员工传授技术
2023-03-31 10:40 高铁世纪 -
银行危机中,又有机构提到中国…
2023-03-31 10:11 宏观经济 -
-
马斯克:美国政策过于强硬,别国都想抛弃美元
2023-03-31 10:04 人民币国际化 -
-
白宫对俄“间谍案”表态
2023-03-31 07:50 -
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征召14.7万人
2023-03-31 07:39 俄罗斯之声 -
违反TikTok禁令,要坐牢20年?美国议员整大活
2023-03-31 01:02 美国政治 -
美国反间谍专家在五角大楼停车场死亡,死因不明
2023-03-30 21:45 美国一梦 -
英国跟风限制TikTok,中国大使回应
2023-03-30 21:30 中国外交 -
-
“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3-03-30 20:49 观察者头条 -
英天文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大的黑洞之一,质量为太阳的330亿倍
2023-03-30 20:05 天文 -
“美国应停止发出误导信号,避免菲律宾铤而走险”
2023-03-30 19:26 南海局势 -
马斯克74岁母亲晒中国行:我在中国很愉快,每个人都很友善
2023-03-30 19:02 -
美记者:被国税局特工“偷家”了…
2023-03-30 19:01 -
“拷问TikTok?美国才用谷歌监视世界”
2023-03-30 18:16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
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评论 114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83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88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