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正推进研发时速高达1000公里的“超级高铁”,将支持乘客使用5G网络
最后更新: 2024-12-01 13:58:3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前,中国正研发新一代“超级高铁”,在近乎真空的磁悬浮隧道中以高达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这将比商用客机的速度更快。
据香港《南华早报》12月1日报道,由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宋铁成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为让这一时速达1000公里高速列车支持5G网络,使乘客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观看超高清视频或畅玩在线游戏,只需在隧道内壁铺设两条平行电缆就可以解决基站安装问题。
上个月,宋铁成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铁道通信信号》上,并介绍称,这些特殊的电缆能够“泄漏”电磁信号,从而在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持续稳定的连接。此外,通过使用高效的编码技术和调整某些关键的信号参数,可以进一步克服频率变化所带来的干扰。通过计算机模拟,已经初步验证了该方法,表明该解决方案能够在主流5G标准下的数据交换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通信质量。
2023年5月10日,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国航天科工展示的低真空管道磁悬浮高速飞车模型。 视觉中国
报道称,目前,中国的高铁列车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即便是在长距离隧道中也能连接到电信运营商提供的5G网络服务。然而,在接近音速的速度下,保持移动电话和基站之间的高速通信则变得极具挑战性。
这是因为,当手机快速靠近或远离基站时,它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而高速数据通信严重依赖稳定的高频信号。在接近真空的隧道中安装和维护基站也非常困难,如果天线因振动而脱落,可能会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严重威胁。
据报道,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总体部的工程师们,也参与了这项研究。该集团在山西省大同市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真空管磁悬浮列车研究基地,并已开始在全尺寸原型车上进行高速推进测试。
《南华早报》介绍,这种革命性的地面交通方式——也称为“超级高铁”,最初是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马斯克提出的,类似的技术也可以用于以较低的成本将航天器推进至太空。然而,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挑战,马斯克在去年年底放弃了这个项目,这使得中国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在推进这项技术的国家。
截至2024年7月31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经接近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5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人们的出行愈发便利,我国对于陆地交通速度的要求也在提高。
资料图:2019年1月21日,在南京动车段,动车组列车整装待发(无人机拍摄)。 澎湃影像
去年4月23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举办的“高速飞车”主题科普展在北京开展,记者们从此次科普展上获悉,我国正在研制的“高速飞车”取得新进展,已完成了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未来运行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
“高速飞车”是将磁悬浮技术与低真空技术相结合,实现超高速运行的运输系统,未来可用于超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运输。专家介绍,要达到这一速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逐步推进。此前,试验团队已在非真空条件下完成了超高速磁悬浮与电磁推进试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23公里。
从磁悬浮列车到超导磁悬浮列车,再到现在的超级高铁,无一不是对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早在2017年,我国的科研人员决定开始研制高速飞行列车,也就是将超声速的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通过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的应用,实现超音速的近地飞行。
不仅具有高安全、低能耗的优秀特点,还做到了噪声小、污染低,因此为了超级高铁的落地,我国将其分成三步来走,分别是时速1000公里、时速2000公里和时速4000公里。相较于传统高铁,这个超级高铁的运行速度提升了10倍,较民航客机的速度也提升了5倍,这样想一想,一天国内游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超级高铁还配备了低真空环境,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空气阻力,比传统高铁的空气阻力还低了3%,再加上磁悬浮技术,列车行驶起来就是悬浮在空中高速行驶,真正实现了贴地飞行。
“高速飞车”模拟图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不过,也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各大媒体报道“超级高铁”的同时,央视网也援引相关教授指出,其中的一些信息不要误读——“超级高铁”技术从诞生到成熟,需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而真正落地还要考虑更多现实问题。研究人员探讨技术落地的可能性时,并不意味着技术很快就会落地。
比如,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规划领域相关教授指出,不论是高速磁浮列车,还是“超级高铁”项目,国内外都在加快探索,而目前已有的试验线路均比较短,无法进行长距离试验,缺乏长距离的试验线,也成为短期内磁浮技术发展的阻碍。
此外,《南华早报》去年4月曾报道称,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选取当前最具备建设条件的6条示范线进行指标量化比选评价,科学客观地提出我国示范线优先建设建议,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建造第一条超级高铁线路最有可能性。另外,还有几条候选线路竞争“超级高铁”项目,包括北京-石家庄、广州-深圳和成都-重庆线路等。评估团队说,每一条都有独特的优势。
专家指出,中国是比较重视磁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国家,不过一些相关研究谋划类项目,没有给出具体实施时间。除了已经列举的这些外,还有成渝、海南、云南、安徽等地区也发布了相关规划。各地政府都希望第一条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能够落地家门口,但实际上,这些规划均没有实质进展,仍停留在研究论证阶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关于生命起源,中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2024-12-01 08:55 -
“我问马斯克,中国会比美国先去火星吗?”
2024-11-30 09:21 心智观察所 -
特朗普阻挡不了中国电动车出海
2024-11-28 13:39 心智观察所 -
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在轨交付:覆盖印尼全境
2024-11-27 14:21 航空航天 -
日本火箭测试引发火灾,现场记者听到爆炸声
2024-11-26 09:52 日本 -
“天河”超级计算机获小数据图计算能效世界冠军
2024-11-26 08:43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
2024-11-25 09:09 航空航天 -
首次发现!直径达1360米
2024-11-25 07:30 -
-40℃到60℃都能稳定工作,无人机动力电源获重要突破
2024-11-23 22:55 航空航天 -
被中国搞破防了?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大变脸
2024-11-22 07:51 心智观察所 -
必须要加强这一类芯片战略地位——俄乌战争启示录
2024-11-19 08:33 心智观察所 -
尖端、智能、绿色:三菱电机与上海进博会七年的双向奔赴
2024-11-18 16:39 心智观察所 -
有此大国重器,“一眼万年”和“一步千里”成为可能
2024-11-18 13:25 科技前沿 -
长新冠临床症状有何不同?持续时间多长?张文宏团队发表最新研究
2024-11-18 07:15 -
天舟七号已受控再入大气层
2024-11-17 21:38 航空航天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力争率先打穿地壳
2024-11-17 15:45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月壤首批研究成果发布:月背岩浆活动持续14亿年
2024-11-15 20:54 嫦娥奔月 -
重大阶段性成果公布,此前仅美、德掌握
2024-11-15 06:54 科技前沿 -
台积电的断供传言是巨大提醒,这背后有精心谋划
2024-11-13 08:12 心智观察所 -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蜜月能持续多久?对美国制造有何影响?
2024-11-12 08:10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提出这两个提议,俄方当然不满意” 评论 87“俄方有意掩盖,要求其认错、严惩、赔偿” 评论 234谭德塞:差点被以军炸死,“死里逃生” 评论 103特朗普紧盯格陵兰和巴拿马,“意在对抗中俄” 评论 169全球最快高铁列车来了!运营时速达400公里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