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晚舟首次成为华为最高领袖: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最后更新: 2023-04-03 09:16:00【文/观察者网 吕栋】
“身处暴风雨中”、“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经营依然面临较大压力”......3月31日下午,两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和孟晚舟在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分别如此形容华为去年的严峻处境和业绩。
这场发布会结束后,从加拿大脱困归国1年多的孟晚舟将首次当值华为轮值董事长,成为当值期间的华为最高领袖。她向观察者网等媒体表示,随着法官批准检方撤诉,她的个人案件已经画上句号。
但孟晚舟身上的担子却丝毫没有减轻。过去一年,在疫情和制裁双重压力下,华为交出了一份相当艰难的财报,营收止跌,但净利润大幅下滑。这也让孟晚舟首次当值的2023年,成为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
孟晚舟在2022年财报发布会上
尽管2022年经营业绩承受巨大压力,华为依然将全年四分之一的收入投入研发。可以说,无论内外环境如何变化,研发都是华为最坚决的投入,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9773亿人民币。
把研发当底色的华为,也给了孟晚舟充足的前进信心:“只要我们持续奋斗永不言败,我们的每一分光阴和每一份付出都不会白费,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老将徐直军则把今天的华为比作“梅花”。他表示,梅花飘香是因为经历了严寒淬炼,华为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但华为也有增长机会、有组合韧性、有差异化优势、有客户和伙伴的信任和敢于压强式投入。因此,华为有信心战胜艰难困苦,实现持续生存和发展。
图源:华为
“我们依然存在,还将继续存在”
在2023年新年致辞中,徐直军曾写道,2022年,是华为从应对美国不断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也是逐步转危为安的一年,经营结果符合预期。
但彼时,华为2022年到底过得如何,尚无法量化。在此次财报发布会上,徐直军形容2022年的华为是在“暴风雨中奔跑”,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华为的经营。
从正式披露的财报来看,华为2022年的业绩可谓喜忧兼具。
喜的是,华为再次克服困难活了下来,2022年全年营收6423亿元,同比增长0.9%,实现止跌回升。
忧的是,华为的盈利能力遭遇不小的挫折,全年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跌68.7%,规模只有2019年的一半左右;利润率跌至5.5%,创下历史新低。
不仅如此,华为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滑70.2%,只有178亿,而美国发动多轮制裁前的2019年高达914亿。这也直观地显示出内外部环境对华为经营造成的影响。
华为财报截图
华为盈利能力和经营性现金流受挫,其实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华为2021年净利润基数较大,彼时受益于剥离荣耀、出售X86服务器等动作,华为净利润达到113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制裁对当时华为利润的影响。
第二,华为毛利率较高的业务仍在下滑。2022年,受制裁和疫情等多重影响,华为终端业务实现营收2145亿元,同比下滑11.9%,占比降至33.4%;运营商业务实现营收2840亿元,同比增长0.9%,占比44.2%;企业业务实现营收1332亿元,同比增长30.0%,占比升至20.7%。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华为终端业务仍在下滑,但幅度相比2021年已大幅收窄。甚至,受益于Mate50系列手机的推出,华为手机去年底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实现逆势上涨,距进入前五一步之遥。
华为利润下滑的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压强式研发投入”。2022年,华为全年研发投入1615亿元,同比增长13.2%,远超营收增速;占营收的比重达到25.1%,处于历史高位,更是科创板平均水平的两倍。
华为研发员工的比重也在上升。截至2022年底,华为员工总数约为20.7万名,研发员工超过11.4万名,占总员工数量比例约为55.4%。上年同期,华为研发员工约10.7万名,约占总员工数量的54.8%。
华为研发投入情况
- 责任编辑: 吕栋 
-
从丰田风波到TikTok听证: 美国要挟外企的资本衰减几何?
2023-04-03 08:53 -
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什么?
2023-04-02 08:42 这就是中国 -
“世界正走向货币多极化”
2023-04-01 21:25 美国经济 -
万家中国茶企,为何做不过一个立顿?
2023-04-01 11:13 博鳌论坛 -
绕开美元用本币结算,有啥好处?
2023-04-01 09:14 博鳌论坛 -
该撤职的撤职!为营商环境,省委书记密集表态
2023-04-01 08:28 -
任泉王京花关联企业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标的8500万被限消
2023-03-31 20:54 -
币安秘密在中国运营?
2023-03-31 20:46 观网财经-海外 -
徐直军: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
2023-03-31 20:10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ChatGPT,现在特别像‘两弹一星’的时候”
2023-03-31 19:42 人工智能 -
华为回应5G手机何时能回归
2023-03-31 19:14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去年营收6423亿,十年研发投入近万亿
2023-03-31 17:14 观网财经-科创 -
“豫章书院案”今日重审,未当庭宣判
2023-03-31 15:13 -
两部门:全面推进“带押过户” 北京今启动
2023-03-31 14:45 -
炒币浮亏3亿,美图靠AI绘画翻身?
2023-03-31 14:1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星星冷链IPO,二股东欠税1.41亿元
2023-03-31 13:19 观网财经-金融 -
京东产发、京东工业要独立上市,京东涨近8%
2023-03-31 10: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4月1日起由孟晚舟当值轮值董事长
2023-03-31 10:38 华为 -
3月制造业PMI下降0.7个百分点,统计局解读
2023-03-31 09:48 观网财经-宏观 -
相关推荐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评论 314“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评论 120“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评论 441350余位专家高管联名:AI堪比疫情和核战,或灭绝人类 评论 653又来碰瓷?美军炒作“解放军战机南海拦截” 评论 397最新闻 Hot
-
“是时候弃用美元了”
-
“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
阿联酋:不再参与美国领导的海上联合部队
-
美国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
“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
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下滑,什么信号?
-
“在华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我们要重返中国”
-
“还以为真打起来了!”警报乌龙引民愤后,首尔市与中央政府各执一词
-
“我们寻求扩大对华接触,以解决面临的难题”
-
朝鲜发射失败后,韩国开始打捞:计划回收分析
-
曾指控拜登性侵的前助理寻求俄罗斯庇护:美国不安全
-
寻求结束孤立?阿塔最高领导人被曝首次与外国领导人会晤
-
俄大使质问美国:难道不明白?没人相信你们的口号
-
“中美需要真正的接触,安全经贸等纷争都是可解决的”
-
350余位专家高管联名:AI堪比疫情和核战,或灭绝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