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瑾:什么样的人在看《小时代2》?身份经济学观察
关键字: 小时代小时代2郭敬明观影人群身份经济学身份认同地区舆情脑残粉中国电影大数据时代当文化大V尚为吐槽《小时代》抖机灵秀聪明得意之际,《小时代2》重新席卷而来,首日票房即达5000万元。到底谁在为《小时代》买单,谁是郭敬明苦心经营的用户群?大数据时代,无需情绪宣泄以及价值观站队,数据自会说话。
根据《影视圈》杂志联合数托邦工作室的报告揭示,《小时代》观影人群平均年龄20.3岁,这和大家预计差别不大;但其揭示的地区分布则更为有趣:“湖北、四川、浙江、江苏、江西、湖南、辽宁、广西、重庆、河南、贵州等地区的观众舆情参与度指数排在前10位,这些地区的观众讨论《小时代》更加活跃。而北京、上海、广东的参与度指数则垫底了。”
这显然和惯例有所违背,以往微博数据往往都显示一线城市用户更为活跃,但《小时代》则几乎颠覆了这一预期。由此可见,二三线城市的90后构成了《小时代》的主力人群。抛开对于影片的评价以及宏大的叙事,经济学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其实,身份经济学可以成为《小时代》热映的解释之一。
2013年08月09日,浙江省宁波市,郭敬明携姜潮为《小时代2:青木时代》宣传造势。二三四线城市的90后是《小时代》系列的忠实消费者。
诺贝尔经济学得主阿克洛夫将身份作为新的变量引入经济学,而以往这类非经济动机往往被忽略。他认为身份决定了人们的社会类型,也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因为不同的行为规范与不同的社会类型紧密联。
简而言之,人们对自身身份存在不同认知,也通过这些自我认知来决定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推而广之,人们也根据身份,将他人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型,进而决定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策略。
更进一步,某些外部认知也会内化成为人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人作为社会生物,其身份认知往往源自社会角色,以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形象出现,因此符合社会规范时,其获得正的身份效用,反之则可能是身份效用的损失。学校、军队甚至公司等机构,往往是身份经济学发挥微妙作用的场所,因为这些场所往往强调纪律与服从,而对于纪律这种规范的不同态度则往往造就了隐形的对抗,造成身份认同的紧张与竞争。
《身份经济学》中展示了两种典型的高中学生类型:一种接受学校的权威(乔克派),另一种则拒绝接受(颓废派)。从日常到学习,两种学生的表现往往大相径庭:“乔克派身着粉色衣服,颓废派则着深色系列;颓废派抽烟,乔克派禁烟;乔克派把物品挂在储物柜边上,而不在挂在院子里;颓废派则不用储物柜,而是把物品挂在院子里。乔克派控制了学校主要走廊上的储物柜区域,颓废派则迂回占领学校的庭院。”
老师们或者权威们,往往不理解颓废派的做法,事实上这只是对于“乔克派”代表的社会规范的不认同,通过传达这种不同,颓废派自己重新创造了新的身份规范,重新确立了自身的认同。
回到《小时代》,其观影主力人群显然和主流人群有所不同,其身份认同或从他们的微博关键词可见一斑:“脑残粉”、“林萧”、“非诚勿扰”、“杨幂”、“谢霆锋”、“至上励合”……甚至“脑残粉”也成为他们微博关键词,这不无自嘲的意味。观看《小时代》不仅符合他们的偏好,也是其身份认同的表现,在观看中与传播中他们也获得正的身份效用,在这样的群体中,吐槽《小时代》并不带来更多认同以及激励。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当主流人群或意见领袖集体吐槽《小时代》时,事实上或许恰好是对于自身精英身份的一种认同,通过吐槽无意间也获得正的身份效用——试想,如果一个文化精英力挺小时代,其遭遇的品味质疑将如何惨烈,这就是负身份效用的体现。《小时代》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审美的红线,而是一种身份的堡垒。
不过,如何才算适应规范的表现有时并不确定,这些规则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又是社会集体意识的一部分。身份和规范的确立关系,往往需要互动才能成立。
《身份经济学》中引用了社会学家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个经典案例。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玩旋转木马时候反应不一,其背后也是对于规范的不同反应,“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骑乘,四五岁大的孩子独自骑乘,他们对自己的成就深感自豪,不断地向等候在一旁的父母挥手示意。更大一点的儿童骑着有趣的动物形状的旋转木马,如青蛙或者老虎,他们很兴奋,但极力表现得若无其事。”
原因何在呢?大龄儿童并非不喜欢旋转木马,他们一方面和低龄儿童一样喜欢这项游戏,另一方面内心却又充满矛盾:这个游戏只是给小朋友玩耍的,而自己已经长大了。
这也与人们对于《小时代》爱憎不同的表现类似,或许某些谈论《小时代》的精英们,也处于这样的尴尬之中,而他们的谈论也为《小时代》的热映进一步推波助澜。郭敬明能够挠到这个时代的痒,无论是大是小,与他对身份与规范的游戏规则掌握无不关系,这从他对自己的认知到对影迷的了解不难窥见,至少他知道自己不是贾樟柯。
翻页查看媒体数据报告,看看是谁在为《小时代》买单?
娱乐大数据:《小时代》是属于谁的小时代?
整个7月,有关《小时代》的争议都在不断发酵。从新浪微博的“大V联合论战到《人民日报》发文批判,在各界对《小时代》的口诛笔伐中,处处可见“大神级”的高端黑。对立的一边,则是《小时代》庞大粉丝群自发地持续地坚强地激烈地捍卫着他们偶像的利益。在一片争议声中,成本仅2000万元的《小时代》获得了接近5亿元的票房(截至发稿时)。按投资回报比计算,它甚至有望成为今年“最赚钱”的华语电影。
除了票房数据令人惊讶,新媒体上的数据统计也足以说明《小时代》在市场上掀起的滔天巨浪。从微博提及量的数据统计图,我们可以看到,《小时代》上映第五天时,新浪微博上有关“小时代”的当日提及量达到了惊人的195万。相比之下,《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西游降魔篇》这几部话题影片,上映期间最高单日提及量都没有超过50万,仅相当于《小时代》的四分之一。
那么,《小时代》是属于谁的小时代呢?《小时代》的观影群体有何特征,他们在关注什么,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影视圈》杂志联合数托邦工作室,采用新媒体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小时代》的观影人群进行了调查分析。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大数据的角度,对这部精确定位的所谓“脑残粉”电影的观影群体,知道多点。
团队介绍
数托邦(DATATOPIA)创意分析工作室,是一支热衷于探索大数据价值的创意应用团队,团队成员均毕业于清华大学,专注于大数据处理与挖掘、微博微信新媒体分析、以及大数据创意应用研发。
数据采集方法
群体勾勒
从数据显示的年龄构成来看,《小时代》的观影人群中,平均年龄20.3岁,而《致青春》的观众平均年龄为22.5岁。相比之下,《小时代》的观众群体更为年轻。
在“小时代”的9万多位微博原发作者中,女性占到了八成以上,接近半数还是微博达人。可以这么说,《小时代》的年轻女观众们,同时也是微博等新媒体上比较活跃的人群,她们积极地参与了《小时代》这部电影的观影、评论、分享、传播甚至争论,创造了数倍于其他电影的有关《小时代》的各种微博。她们既是《小时代》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体,也对这部电影的传播和营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手作用。
地区舆情参与度指数
从地区分布上,我们也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湖北、四川、浙江、江苏、江西、湖南、辽宁、广西、重庆、河南、贵州等地区的观众舆情参与度指数排在前10位,这些地区的观众讨论《小时代》更加活跃。北京、上海、广东的参与度指数则垫底了。
一般而言,北上广的微博舆情都最为活跃,但有关《小时代》的微博舆情体现了完全相反的状况。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时代》观影人群的地区分布在向二三线城市和地区倾斜,同时受到这些地区年轻观众的追捧,而北上广地区的观众对《小时代》的讨论热度相对较低。
《小时代》观影人群
关键词画像
“皇冠图”勾勒出了《小时代》观影群体的微博关键词,“脑残粉”、“林萧”、“非诚勿扰”、“杨幂”、“谢霆锋”、“至上励合”……它们共同勾勒出了这个观影人群最关心的话题图景。很多人说,小时代是一部脑残粉电影,而通过对其观影人群的关键词分析,我们发现“脑残粉”一词居然也是最醒目的存在。当然,当我们具体去看上下文时,又会看到,提到“脑残粉”的微博原文大多都是说“我不是四爷的脑残粉,但我很喜欢《小时代》”,“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是《小时代》的脑残粉”这样的文字……“脑残粉”其实成为了他们自嘲式的标签。
看着这张图,我们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有这样一部电影:请新晋的郭导操刀,杨幂、谢霆锋主演,至上励合、炎亚纶当彩蛋,五月天唱主题歌,继续讲友谊地久天长的故事,这部电影会不会也大卖呢?
他们关注的人TOP50
《小时代》观影群体最关注的TOP50人中,影视娱乐明星的比例超过了80%。其中郭敬明(第三)、柯震东Kai(第七)、杨幂(第八)这几位《小时代》的招牌人物毫无悬念的出现在前十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快乐大本营》的主持群在这个排名表中极其引人注目。何炅、谢娜是最受大家关注的前两名,《小时代》观影群体中接近半数的人都关注了这两位快乐家族的台柱子。而其他几位快乐家族成员,杜海涛排进了前20,吴昕在前30,李维嘉在前50。快乐家族的五位成员排名全在veggieg(王菲)、黄晓明、李冰冰、吴彦祖等大牌明星之前。
从另一个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出《快乐大本营》对这些年轻观众的影响力。今年年初,快乐家族出演的喜剧电影《快乐到家》上映,其在豆瓣网和时光网上的评分很低,分别只有2.7分和1.8分,却从市场上轻轻松松卷走了1.6亿票房。并且,该片上映期间,其豆瓣评分曾一度被粉丝观众刷分到8分以上。可见,若片方想从这群年轻观众腰包里掏钱,在为影片做宣发时,上《快乐大本营》转一圈,或许会事半功倍。
他们关注的企业品牌TOP10&他们使用的手机品牌
还有一些数据统计也很有意思,让我们可以管窥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
这个观影群体中超过60%的观众在使用iPhone,这个数据远远高于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表现出这个群体对于iPhone的特殊偏好。如今在淘宝上甚至已经衍生出了一门新生意:只要付费就可以得到这样一种服务,不论用什么手机发微博,发布终端都会显示“来自:iPhone客户端”。
而在他们关注的企业品牌TOP10中,香奈儿CHANEL、Dior迪奥、路易威登等奢侈品牌均榜上有名,体现出这一年轻群体对于高端消费的欲望。
结语:一部电影而已?
郭敬明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论坛上是这样解释为什么那些著名导演反而拍不出卖座电影的:“中国电影市场观影群体已从上一代变到下一代。2009年的时候观影的平均年龄是25.7岁,但是到了2013年的时候已经变成21.7岁。如果还用上一代的想法拍电影,那会出现问题的。”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抓住并表达了这一代年轻观众的共同感受——《小时代》的主体观众,正是一群20岁上下,爱看《快乐大本营》和《非诚勿扰》,喜欢读郭敬明的书,喜欢看杨幂演的影视剧,喜欢用iPhone手机发微博爱表达的女孩子们。
在微博大V们如浪潮般的“批评”声中,《小时代》制片人安晓芬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只是拍了一部让孩子们喜欢的电影……里面有他们喜欢的演员、喜欢听的音乐、喜欢的画面就够了……一部电影也亡不了国,只是一部电影而已,用不着这样声嘶力竭的”。
在电影圈,作品的所谓“胜、败”,“高、低”,“好、坏”,并无公平秤可以称量。而作为中国电影史上又一部现象级电影,有关《小时代》的种种分析与讨论,也必将长久地存在于中国电影的案例分析中。但是,“任何对某部影片的分析,离开了对它和整个当下中国电影趋势的联系,都不会得出正确结论(珠江影业董事长赵军语)”。既然《小时代》已经把新一代中国电影的主流观众人群带到了中国电影人的面前,那么接下来,电影人就该好好想想,该给他们看点什么了。
- 原标题:用身份经济学看《小时代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广西、桂林通报全州“超生调剂”信访事件:多人停职 评论 4044岁女童突然被卷入大浪……三位英雄找到了! 评论 329美俄大使在华“罕见”同台互怼 评论 284“拜登最快本周宣布取消部分对华关税” 评论 444又到美国独立日:拜登步小布什后尘?白宫不认 评论 143最新闻 Hot
-
4岁女童突然被卷入大浪……三位英雄找到了!
-
超生孩子统一抱走社会调剂?广西全州回应
-
CNN如此反思移民惨案:全球渴望到美国,这是对华优势
-
美俄大使在华“罕见”同台互怼
-
制裁俄罗斯,德国“遭殃”:31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
乌兹别克斯坦骚乱致18死,俄罗斯表态
-
朔尔茨:这是社会炸弹!
-
又致6死……“美国在开倒车”
-
超100万人请愿弹劾反堕胎大法官:他更关心掩盖妻子的政变企图
-
阿尔及利亚举行国庆阅兵彩排 多种中国装备亮相
-
看空白文件?韩总统府:安全考虑
-
俄天然气输欧管道将关闭11天,美国趁虚而入赚大钱
-
美媒:伊朗被迫再降油价,以便在华同俄油竞争
-
“俄罗斯能摧毁立陶宛一半的经济”
-
俄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展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旗帜
-
视频公布:8名警察开90多枪、黑人男子身上60多处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