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扬:苏联解体之谜,通过中国的成功而解开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扬】
30年前的今天,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投票决定解散苏联。12月31日克里姆林宫的苏联国旗被俄罗斯三色旗取代。
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
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两者往往被视为同一个历史性事件。在此后的30年里,学者们一直在努力弄清楚这一巨大事件的真正含义。
首先,人们普遍确信一些非常深刻的事情发生了,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极为重大。但事后看来,真正的反思并未进行下去,这大体上是两方面情况造成的:一是对于西方来说,这是一次突然来临的胜利,而且是历史上的再一次胜利,西方在相当长时间里沉浸在惊喜和自满当中,没有足够的动力进行深刻反思;二是由于美国开始面对一个单极霸权时代,对于美国在即将来临的新世纪里的角色产生了乐观且天真的期望,从而产生了急于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天命”的冲动。
乔治·凯南是当年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在1995年他91岁时,关于这一事件说了一段很有代表性的话:“在对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回顾中,从十七世纪中叶到现在,我发现很难想到有什么事件比先后被称为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大国突然完全解体并从国际舞台上消失这件事更奇怪、更令人吃惊、乍一看更难以解释的了。”
此话在以下几点上是正确的:1)此事件的历史意义属于“从十七世纪中叶到现在”的整个世界历史,应在其中进行阐释;2)在这段长达三百多年的国际关系史中,俄罗斯帝国Russian Empire和其后的苏联Soviet Union应被视为同一个国际关系主体;3)人们对这一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的突然消失感到奇怪、令人吃惊、乍一看难以解释,反映出人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释理论,应继续寻求。
30年后的今天再看,情况大体依然如此,被胜利的幻觉所左右的西方仍然没有完全明白事件的真实含义。但时代的前进却不会停下来等待迟钝的领悟,随着中国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世界转眼之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巨大事件,而且更加奇怪、更加令人吃惊、乍一看更加难以解释。
1.理论与现实的颠倒
近30年里人们关于苏联解体事件的意义认知,自始至终受到中国迅速崛起这一事件的影响。
在最初的阶段,焦点主要围绕在“实行社会主义的苏联-东欧集团崩溃了,同样实行社会主义的中国何时崩溃?”这样一个假设性问题上。当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1989年政治风波,正在受到西方国家的集体制裁,一个直白逻辑应时而生:作为20世纪世界共产主义浪潮最后的余波,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最后的阵地,在苏联失败、西方胜利这一叠加事件的强烈冲击和西方的高压制裁之下,中国发生崩溃的问题将从“是否”转变为“何时”。
假设一下,如果中国在不晚于“1999不战而胜”的预言时间之前,发生了类似于前苏联的那种解体和崩溃,那么,从苏联解体到中国崩溃这整个事件,也就有了一个非常简明的理论解释,可以满足当时的世界从西方到东方、从精英到大众各方面的认知需要:在意识形态上,资本主义胜利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在地缘政治上,西方集团胜利了,东方集团失败了。
第一代开尔文男爵威廉·汤姆森 (William Thomson, 1st Baron Kelvin)。来源:维基百科
回顾历史,整整100年前有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在经过了19世纪的全面发展之后,经典物理学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几乎成功解释了所有可见的运动现象,满足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需要。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在1900年的辞旧迎新讲演中宣布:“19世纪已将物理学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修饰、完美这座大厦了。”但是很遗憾,由于“以太”学说和“紫外灾难”等难题无法通过经典物理学解决,成为了当时看起来一片晴朗的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结果,新的一场物理学革命如期而至,在人类科学精神的推动下,现代物理学大厦拔地而起。
但是,历史见证,与具有科学精神的物理学家们大不一样,西方的政治学家在20世纪末面对中国崛起这一无法在其自由主义经典理论中得到解释的重大现实时,却采取了一种完全相反的态度——不是尊重基本事实、修改错误理论,而是坚持错误理论、歪曲基本事实。
于是,可笑的一幕出现了:当“历史终结”论和“中国崩溃”论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逻辑推论,在中国崛起的现实冲击之下面临土崩瓦解的前景时,原本应该发生的一场理论革命却并未如期发生。恰恰相反,一种绝不针对理论、偏偏针对现实的奇怪论调出现了,这就是近几十年里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或是“中国和平崛起”?来源:纽约时报
随手打开一本关于“中国威胁”论的专著,类似论述扑面而来:“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辩论之一就是:中国作为一个主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崛起,将成为国际体系和东亚地区的稳定力量还是不稳定力量?辩论双方目前都提出了有力的论据。”[1]
事到如今人们终于发现,这场辩论毫无意义,中国到底是“稳定力量”还是“不稳定力量”?“中国威胁”到底存在不存在?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今天的人们早已明白,在物理学中,牛顿力学体系中所假定的“绝对运动”和“绝对空间”事实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让经典理论能够成立才假定其存在。所以,当现实世界实际发生的现象与经典理论不相符合时,需要修正的当然是理论本身,而不是去论证那些否定了“绝对运动”和“绝对空间”存在的现实物理现象是否是一种“威胁”或一种“不稳定力量”!
在物理学世界,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论,正是从那“两朵乌云”中降生的,自从量子论建立之后,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但在政治学世界,这一类似的思想革命却从未发生。
2015 年6月22日,美国自由主义者在街上游行。来源:洛杉矶时报
由西方自由主义理论所定义的“自由”“民主”“人权”,就像牛顿物理学中的“绝对运动”和“绝对空间”一样,被西方政界和学界死死地抱住不放,尽管自由主义理论的“美丽宫殿”早已摇摇欲坠,现实世界中新的巍峨大厦就在人们眼前拔地而起,但人们却没有见到“西方现代政治学”理论的诞生,只见到西方针对中国的无端攻击和谩骂日甚一日。
2.回归真实的历史
就像今天的物理学家不会再应用牛顿力学的公式处理量子世界的问题一样,对于当下世界的理解,人们也无法继续照搬已经严重过时的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了。这个转变不仅适用于解释中国崛起的问题,同样也适用于反思苏联解体的问题。
苏联解体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失败,这一点,随着中国这个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不断取得成功,已经越来越确定无疑了。
那么,一旦走出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幻象,来到真正的历史和现实中,又将如何把握诸如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这些极为重大的问题呢?如何给出最基本的解释并做出最起码的预测呢?
面对这个难题,不妨再借助一下乔治·凯南的那个指引。如果将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这个事件,放在自17世纪中叶直到现在的长达三百多年的近现代历史中来理解,将之前的俄罗斯帝国和后来的苏联作为一个连续的主体来理解,那么,是否存在一条贯穿始终的历史主线呢?如果撇掉那些关于各种主义的理论泡沫,最后浮现出来的赤裸裸的岩石是否构成某种历史逻辑关系呢?
无论是否愿意正视,答案却是肯定的。
1991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和前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进行会晤。来源:路透社
美国前总统里根和老布什是苏联解体事件的亲历者,前者将美苏竞争置于上帝与“邪恶轴心”对抗的历史叙事中并将美国推向了最终胜利,后者则在苏联解体后立即着手推动建立“世界新秩序”,宣扬“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和自由社会的福音”。其实这是一个很熟悉的场景,甚至也是很熟悉的话语,学者们毫不费力地从历史资料中发现了这两位当代美国总统在过去几个世纪英国历史中的前世先驱们。
17世纪50年代,英国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当政,他向议会发表演讲时说,世界上存在邪恶轴心,英国人的敌人“全是世界上邪恶的人,他们或在海外,或在英国国内”,他们“反对能够服事上帝的荣耀和祂子民的利益的一切”。对当时的英国来说,这个“邪恶轴心”指的是当时的西班牙帝国,克伦威尔说,“因为它从始至终对我们这些上帝的子民充满了敌意。”
英国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来源:维基百科
沿着这个线索一路看过来,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更真实的历史图景:以英国或美国或英国和美国这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为一方,以历史上它的主要敌人为另一方,双方之间的战争从未间断,持续三百多年直到今天。
按时间顺序,“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主要敌人这一方,先后有:17世纪中后期的西班牙帝国、同时期的荷兰殖民帝国、从17世纪晚期路易十四时代直到18世纪初期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帝国、希特勒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从沙皇时代的俄罗斯帝国直到苏联。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相关推荐 -
“拜登逐渐意识到,亚太国家对刺激中国不感兴趣” 评论 199“奉劝美方,听一听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评论 470“四方会谈”现场,拜登调侃:你睡着也无妨 评论 249“CPTPP无法被印太框架取代,支持中国加入”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拜登逐渐意识到,亚太国家对刺激中国不感兴趣”
-
“中方没给泽连斯基鼓掌”?真相是…
-
“不和中国做生意将付出很大代价”
-
“奉劝美方,听一听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老歌”
-
“美国精心策划了我的下台”
-
被追问“是否施压印度?”拜登苦笑着看了看莫迪...
-
拜登吹捧莫迪:印度抗疫“成功”打破中俄神话
-
“四方会谈”现场,拜登调侃:你睡着也无妨
-
“CPTPP无法被印太框架取代,支持中国加入”
-
戴琪: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美国要有“战略性”
-
拜登“玩火”,基辛格警告
-
俄媒:反对特别军事行动,俄一驻联合国外交官辞职
-
CNN声称乌总统讲完话中方未起立鼓掌,中方驳斥
-
“与西方和好再说吧,先跟中国搞好”
-
明确反对芬瑞“入约”后,土耳其计划在叙边境展开军事行动
-
卢布对欧元汇率创7年来新高,俄下调结汇比例至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