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木耕一郎:乌克兰战争中的认知战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哪些启示?
【导读】 随着乌克兰战争陷入胶着,全世界的军事分析人士都在思考此次战争给出的经验教训。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部前军官髙木耕一郎在美国军事网站“WarontheRocks”发表文章,结合乌克兰战事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认知战的理解和应用。由于他站在西方立场分析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点偏向性,本网翻译本文仅供读者参考。
【文/高木耕一郎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化应用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PLA)的高级军官和战略专家声称,在未来,人类可能拥有影响敌人大脑从而改变其认知的手段。通过技术或信息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可能成为现实。乌克兰战争的经验教训会改变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吗?他们的侵台计划会受此影响吗?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不只涉及武力:它还涉及乌克兰、俄罗斯和世界各国领导人意志的激烈对抗,以及民间舆论的斗争。在这场认知战中,通过数字手段传播信息已经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但是,乌克兰战争也显示出了认知战的局限性,一国仅靠认知战还无法获取到战略优势。如果中国战略家们相信人脑是下一个战场(有些证据认为他们相信),那么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经验表明,最好不要对这一理论抱有太高期待。只打认知战是无法赢得战争的。西方分析人士同样应该小心,不要认为中国会单凭认知战或其他非物质手段来统一台湾。尽管中国军事理论家们一直在热烈讨论如何影响敌人的认知,但他们从乌克兰战争中吸取到的教训很可能和西方分析人士以为的不一样。
北约高度关注“认知战”
什么是认知战?
一位中国理论家将认知战描述为利用舆论、心理和法律手段赢得胜利的战法。按照孙子的说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理想的状态。2003年修订的《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概述了解放军将进行“三战”。这“三战”包括影响国内和国际舆论的舆论战、震慑和挫伤敌军平民士气的心理战,以及通过国际法和国内法获得国际支持的法律战。也就是说,这“三战”都与认知战密切相关。
中国战略家在21世纪初发表的几篇论文指出,未来的信息战将在三个领域同时发生: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这些战略家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域的重要性将增加,最终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关键点。自那以后的二十年间,中国战略家发表的许多著作都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战争发生在陆地、海洋、空中和太空等物理域,发生在通信网络及其所含信息的信息域,以及由领导者意志和公众舆论组成的人类认知域。
中国战略家在21世纪初专心研究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除了社交媒体等数字技术之外,他们还专注研究人工智能和他们所说的“脑科学”最新成果。比如,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郭云飞在2020年指出,在物理、信息和认知域中,认知域将成为大国军事对抗的终极领域。发生在认知域的战斗将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影响人类的情绪、动机、判断和行动,甚至控制敌人的思维。作为认知的引擎,大脑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战场。在未来最重要的认知域作战中,能否控制大脑是决胜关键。
郭云飞进一步指出,发生在认知域而不是物理域和信息域的行动才体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解放军前副参谋长戚建国也表示,在未来战争中,控制了对手的认知域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总之,解放军高级军官认为,认知域的行动体现了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
除了现有的军事战略“信息战”,中国在2019年还提出了新军事战略“智能战”。认知战概念在与智能战融合后获得了进一步强化。智能战侧重于使用人工智能,具有四个关键特征:增强型信息处理能力、快速决策、使用集群和认知战。
中国战略家曾表示,智能战的重点领域是人类认知,可以通过直接改变敌人认知的行动来实现战略目标。解放军前副参谋长戚建国曾表示,谁抢占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谁才能掌握国家安全的“命门”:人类认知。中国战略家还认为,直接干扰敌人大脑或控制敌人的潜意识会使敌人的精神受到伤害,使其意识模糊和产生幻觉,迫使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目前还不确定中国打算如何利用未来科技控制敌人的大脑。就目前现有技术而言,解放军似乎正考虑通过军事行动和散布虚假信息来恐吓对手。这些恐吓行动包括将部队机动部署到特定地点,战略核武器部队做好行动准备,以及为恐吓对手而进行军事演习。虚假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视广播传播。此外还包括通过电磁或网络手段欺骗敌人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以误导敌人指挥官的判断。
此外,智能战的倡导者庞宏亮讨论了美国的一系列技术成就,如使用小型无人机系统进行监视活动。他还提到了使用最新技术影响人类认知的重要性,例如,在网络空间运行的社交媒体机器人等无人系统可以操纵公众舆论,未来类似小动物的超紧凑无人系统可以秘密进入某国首脑或其他重要领导人的房间进行恐吓或刺杀行动,以此降服并控制敌人。
然而,现实真有可能像许多中国高级军官和战略家所说的那样,只靠认知战而不进行实际战斗就能取得胜利吗?乌克兰战争将如何改变这些理论?本文的后半部分将结合乌克兰战争的教训,研究这一理论的可行性以及这一理论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原标题:WOTR - The future of China's cognitive warfare: lessons from the war in ukraine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美方无理指责中方系列军事反制行动,秦刚大使严正驳回
2022-08-06 08:47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感染125980例、死亡703例
2022-08-06 07:49 美国一梦 -
新加坡外长:新方一贯明确反对“台独”
2022-08-06 07:26 中国外交 -
“美国牵头孤立中俄的图谋失败了”
2022-08-05 23:09 美国一梦 -
日媒:苹果要求供应商遵守大陆海关规定,标明“中国台湾”
2022-08-05 22:29 台湾 -
“孙中山先生地下有灵,也会指着蔡英文的鼻子,说她是不肖子孙”
2022-08-05 22:19 台湾 -
“日本曾殖民韩国,是韩国的老大哥,要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2022-08-05 21:56 -
97岁再战!马哈蒂尔宣布组建新联盟,参与下届大选
2022-08-05 20:38 -
日首相叫嚣“中方要停止军演”
2022-08-05 19:13 日本 -
中国宣布针对佩洛西窜台8项反制措施
2022-08-05 17:49 中美关系 -
“美军这些动作,解放军今日演习更复杂精彩”
2022-08-05 17:29 台湾 -
他称解放军对台是在“温水煮青蛙”
2022-08-05 17:28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召见加拿大驻华使馆临时代办 提严正交涉
2022-08-05 17:10 中国外交 -
美称推迟导弹试射“是要展现负责任的态度”,外交部驳斥
2022-08-05 16:49 -
乌克兰官员:这是替身!耳朵不一样…
2022-08-05 16:37 -
中方同美日外长就台湾问题激烈交锋,外交部回应
2022-08-05 16:33 中国外交 -
中方宣布对佩洛西实施制裁
2022-08-05 16:22 观察者头条 -
王毅将访孟加拉国、蒙古国,韩国、尼泊尔外长将访华
2022-08-05 16:14 中国外交 -
日本外相发言时,中俄外长离席退场
2022-08-05 16:02 日本 -
特拉斯:若当选首相,不会访问台湾
2022-08-05 15:27
相关推荐 -
事关粮食和经济大局,抗旱这场大仗怎么打? 评论 57驱离!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夜训突遇外机 评论 127韩国外长:排除中国何谈“印太”未来 评论 306杨洁篪: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基本信义 评论 177他被特赦后,三星2000亿美元在美建芯片厂稳了?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事关粮食和经济大局,抗旱这场大仗怎么打?
-
7月欧洲六国对乌新军援金额:0
-
得知零部件全来自中国,卢卡申科:对华关系好是好事,但…
-
“没证据表明存在党派动机,大家都应冷静下”
-
美台启动“21世纪贸易倡议”谈判,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
-
彭博社:欧企大量逃离中国?不存在的
-
“塞尔维亚不需要任何外国军事基地”
-
印度阻挠无效,远望五号已靠泊斯里兰卡港口
-
新加坡候任总理:中美应警惕“梦游”般步入冲突
-
中央台办拉清单:制裁一批“台独”顽固分子
-
罕见!长江多处水位创新低,出现“汛期反枯”
-
美日韩加澳海军举行例行反导演习,首次发射实弹拦截
-
“2021年1月6日前所发生的,现在也在发生”
-
FBI搜查特朗普庄园,白宫发言人否认三连:不干涉不知情不参与
-
“美国两党都在利用台湾标榜道德,不考虑对美国利益不利之处”
-
日媒揭露二战日军毒气弹试验场:曾被用于“侵华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