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散逸:怎样“杀死”虚开专票?
关键字: 营改增增值税【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杨散逸】
如果犯罪也有鄙视链,那么即使是制造伪钞这种最顶端的技术犯罪,也会被伪造变造增值税抵扣凭证所鄙视。虽然伪造钞票技术含量更高,但是伪造变造增值税抵扣凭证反而来钱快得多,一张票出现几十上百万的非法收益都是很正常的。因此也产生了相关的产业链,目前破获的职业虚开企业链条有的甚至长达十余个环节,想要破获相关案件,难度相当之大。
刑法中危害税收征管罪是从201条到212条共12条,其中涉及发票的就有六条,专门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抵扣凭证的就有五条,从虚开、伪造、非法出卖、非法购买全流程都违反刑法,据说以前经济犯罪有死刑的时候,10年间因为涉及增值税发票被判死刑的就有200人。
经过税务机关多年的不懈努力,针对主要的增值税抵扣凭证的虚开手段基本上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对这些曾经的虚开方法逐一进行解析:
一、洗票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种黑话的感觉,实际操作也是极为简单粗暴。具体来说,就是因为以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比对系统由于技术所限只能比对密码区信息,基本上包括买卖双方的纳税人识别号、商品金额、开票时间等数字信息,但是对于商品名称这种文字信息一直无法比对。洗票就是利用这个漏洞,通过改变商品名称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变造。
简单举个例子,就是开票方A商贸公司低价购买一些最终消费品的发票如服装,然后在开具的专用发票存根联中,将商品名称登记为“服装”,数量为若干箱。但是在给购买发票的B商贸公司获得的发票联、记账联中,将商品名称登记为“打印纸”,数量为若干箱,通过简单的变造发票信息将最终消费品变为办公用品,使流向消费领域的退出增值税链条的产品发票变成企业可以抵扣的办公用品发票,再次进入抵扣环节。当然,这种虚开链条最终必然会流向出口退税环节,从抵扣销项税变为直接骗取国家税款。
作者供图,下同
由于我国最终消费者在个人购买衣服、电脑等日常消费过程中,索要发票的习惯较少,但是上游生产商从采购产品的产出到各种能耗的比对都可能推导出约当的产量,最终即使不开具发票也必须按照无票销售申报增值税。所以这些产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相当严重,同时给洗票有了操作的可能性。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只要发异地协查函核对双方发票复印件就能发现,但是全国有近千万户一般纳税人一年使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以十亿计,如果当地税务局看到企业购销一致,甚至盘库都没有问题,也就不可能无缘无故去对企业异地协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所以这种简单变造发票的方法就一直在被不法分子使用。
直到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9号),升级后的系统对专用发票全票面所有信息进行比对,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当然总有不信邪的,当年总局就下发了近20批次全国增值税发票核查,发现了大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法企业。
二、海关缴款书双抬头
如果说增值税专票发票洗票是税务局发票系统落后造成的话,那么海关缴款书双抬头就是海关的软件系统不严谨导致的。
由于海关入关要由海关征收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所以海关使用自己的增值税完税凭证《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简称“海关缴款书”),而不是一般常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是两个系统,所以在数据比对上就有了纰漏。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韩京霏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166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